内蒙古70年:长调悠扬  

赵康丽 2017-08-08 14:45:23

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舞蹈刚柔并济、热情奔放,歌声音色浑厚、声调悠扬,马头琴奏出时代的乐章,在草原回响。

自古以来,多个民族在内蒙古这片辽阔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等历史文化,留下长调、呼麦、马头琴、安代舞和元上都、辽上京、成吉思汗陵等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和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开放融合、自然奔放的品格早已融入文化血脉。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在蒙古族形成之初就已存在,纯朴自然的风格跨越千年仍未褪色,成为内蒙古第一个申报成功的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如今,内蒙古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9项,自治区级499项。各类文化遗址,记录了历史沧桑、文明演变。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红山文化遗址、辽代上京城和祖陵遗址群、阴山岩刻遗址群被列入申遗预备名单,它准备着把更多的草原文化讲给世界听。  

今天,内蒙古设立了13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实施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双百工程”,对70多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与207位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

当德国的音乐厅里响起《鸿雁》,当马头琴的声浪拨动起美国观众的心弦,当非洲观众对蒙古族呼麦竖起大拇指,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来到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在米兰世博会“内蒙古主题活动日”上演出,让草原文化再一次显示出开放包容的特点。

草原的歌不仅要唱给草原人民听,还要在世界舞台上响起,帮助更多国外观众了解草原文化、了解内蒙古。近年来,内蒙古先后派出300多个文化艺术团组5000多人次,分赴40余个国家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出“欢乐春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文化周”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

(原标题:内蒙古70年:长调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