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靠编,证件靠P!男子假冒律师诈骗4.4万元获刑2年2个月

海拔新闻 2023-10-31 19:00:04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 通讯员 罗凤灵)海南省东方市男子许某在没有任何相应资质的情况下,谎称自己是律师,可以帮忙代理案件、消除案底。一男子为了帮弟弟和小舅子消除案底,被骗4.4万元。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许某有期徒刑2年2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许某上诉后,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近日维持了原判。

承诺胜诉可以消除案底

2021年11月27日,高某甲因弟弟高某乙、妻弟张某和别人打架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需要聘请律师,经他人介绍认识了许某。许某自称有代理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的资格和能力,并承诺百分之百胜诉,可以消除高某乙和张某的案底,获得赔偿,提出按人收费共4.4万元。高某甲通过微信向许某转账4.4万元。之后,许某谎称请督察组吃饭,要求高某甲给1000元,高某甲予以支付(许某于刑事立案前已退还高某甲)。

许某又称可以先给高某乙、张某保释,每人保释金1.8万元,高某甲便怀疑许某并要求其提供律师证。许某为继续取得高某甲的信任,伪造了律师执业资格证图片并通过微信发给高某甲,谎称自己是海南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高某甲发现许某的证件只有照片没有名字,执业证号尾号与前一页的执业证号尾号不一致,更加怀疑许某是骗子,故未支付许某要求的保释金,且要求许某退款。

2021年11月30日,许某与高某甲因退款问题到派出所协商,随即接受调查。12月7日,许某家属向高某甲转账退还4.4万元,取得高某甲谅解。据许某供述:“我之前帮人写过信访材料,收高某甲的钱是为了帮助提起行政复议和民事诉讼,帮忙写诉状,我P了假的律师证给高某甲看,收的钱主要用于个人消费、还债、娱乐。”

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刑罚款

一审法院认为,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共计4.4万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许某家属在案发后代其赔偿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对其可酌情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许某上诉后,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根据许某犯诈骗罪的事实、情节及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作出的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必须持有律师执业证书,才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有关工作。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在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需要审查对方是否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可以在中国法律服务网的官方网站查询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信息;同时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需要由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出具函件,避免让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律师名义骗取钱财,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警惕那些自称“有关系”或者“打包票”的“律师”,遇到频繁索要财物等情形,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免掉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普法课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责任编辑:李彦昆】

【内容审核:肖   好】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