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三农”情怀

人民日报 2022-09-22 19:38:21

又到丰收时节,希望的田野铺展最美画卷。

三江平原“流金淌银”。“轰隆隆”,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唰唰唰”,沉甸甸的稻穗“吃”进机器,行进间,黄澄澄的稻谷“吐”入运输车,身后,粉碎的秸秆还入田间。“一株稻穗平均有130多粒,颗颗饱满,单产突破1200斤!”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场技术员向导一脸喜悦。

丰收满载幸福,丰收饱含牵挂。

2018年9月25日,第一个中国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就到七星场,在北大荒精准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总书记这么关心粮食,咱干得起劲!”向导掰着指头说,“这些年,种粮好政策接连不断,新机给力,‘慧’种地升级,我们场120多万亩稻田实现智能化作业,端稳‘饭碗’更有底气。”

金秋时节,大江南北,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欢庆丰收的人们不会忘记,每到中国民丰收节,总书记的节日寄语总会如期而至:“在全社会形成关注业、关心村、关爱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广大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声声入耳,句句暖心,映照着总书记爱、重的深厚情怀。

时光荏苒,今昔巨变。日子美起的乡亲们不会忘记,深山小院的欢声笑语,家炕头上的嘘寒问暖,田间地头的细致追问,总书记的心和乡亲们贴得很近很近。

“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老百姓特别是民”

昔日盐碱地,今朝新绿洲。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绿油油的大豆、红色的藜麦、成片的金银花,风景如画。

技负责人罗守玉念念不忘:“去年10月21日,总书记到这,弯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罗守玉至今都倍感亲切:“总书记问得细、问得深、点得透,一看就是行家手。”

“总书记关注的这个大豆品种,今年又将是个好收成,做出的豆浆细腻少。”罗守玉说。

活的“老式”,打糍粑的“会家子”,不经意间流露的劳动本色,深深印刻在民的心。对村民石拔三说“你是大姐”,拉着马克俊的手叫“老弟”,发自内心地乡亲亲人。

这份情怀,源自成长经历。

“无论我走到哪,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总书记这样描述那段艰苦却受益终生的岁月。

50多年前,不满16岁的习近平到陕北高原知青,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一干7年。那会儿,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青年习近平大为触动,“感觉民怎么这么苦啊。”

种地、拉煤、打、挑粪,在梁家河的岁月,这位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什么活儿都干过,啥苦都吃过。担任梁家河村支书,他带领村民修了陕西第一座沼气池,打了灌溉井,办了铁业社、缝纫社,短短一年多,贫穷的小山村焕发生机。

从“穷窝窝”走出,深知乡亲们的苦,读得懂锅的穷,感受得到受穷的痛,“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看看乡村,乡村是我们人民最基本生活情况的反映。”

在河北正定,跑遍所有村,“常常一张桌子摆在大街上,吆喝大家过,有什么事就找我说说。”一位老大娘和年轻的习近平同志说悄悄话的照片,定格了那段时光。

在福建宁德,到任3个月走遍9个县,最远到了福鼎的嵛山岛,最高去了屏南县的仙山牧场。

到任浙江后,一年多时间深入全省90个县市区。

在上海仅7个月,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

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将对人民的赤子之情铭刻心间:“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老百姓特别是民。”

这份情怀,彰显不变初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2012年隆冬时节,皑皑白雪覆盖巍巍太行,总书记踏雪到河北阜平。骆驼湾村,石头铺成的小路坑坑洼洼。村民唐宗秀总书记进了家,“总书记进了屋,就坐在俺家炕沿上,问收入有多少、粮食够不够……”

出骆驼湾村向南1.5公,是顾家台村。村民顾成虎记得清楚:“总书记在我家时,看到我袖口破了,特意叮嘱随行人员在给我的慰问品中加了件棉大衣。总书记是个细心人,咱老百姓进了心。”

对乡亲们最浓的情,凝成千金之诺:“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零十几摄氏度到海拔4000米,沟壑纵横的高原路、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覆满冰雪的乡村路、麦浪滚滚的田间路,串串足迹,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距离,印证着执政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湖南花县十八洞村,总书记首提“精准扶贫”的地方,发生美丽嬗变:一颗猕猴桃带一项新产业,一个小山村吸引一批批新游客。

几十公外的花县梳子山村,曾经,陡峭的山像梳子一样村子分隔成6个子。“精准扶贫拔穷根,新修的19公公路6个子连起。”村党支部书记龙绍英说,路一通,产业活,腊肉深加工、茶树种植、特色养殖,村民们蹚出了致富路。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脱贫攻坚,8年弹指一挥间,一个个贫困村庄山乡巨变,小香菇做成大产业,小土豆变身“金豆豆”,光伏发电成了“铁杆庄稼”……近1亿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乡村读懂中国。千年梦想,今朝梦圆,代共产党人书写最生动、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这份情怀,体现为民本色。

泱泱大国,治国理政千头万绪。在总书记心中,“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

从40多年前翻修陕北村公厕,到后在正定县整治连茅圈,“村改厕,这个事情是我一直关心的。我也是从村出的人啊,也知道村上个厕所是真的不方便。”

在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家的院落,总书记为村的规划支招:“改厕问题也要科学设计。”

在山西吕梁山区宋家沟新村村民张贵明家中,总书记为他们家生活条件改善、用上了冲水马桶感到由衷高

山高水长,本色依旧。“粮食够不够吃”“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这些困扰乡亲们的“小事”,摆在总书记的案头、记在总书记的心中,也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会议日程,一次次成为惠政策发力点。

乡亲们尝到政策的甜,打心眼儿念着党的好。

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唐宗秀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要不是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好政策,哪这些好福气!”

新疆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说:“如果总书记再,我要给他献上鲜花。鲜花象征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同胞载歌载舞:“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

…………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业、忘记民、淡漠村”

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更加复杂多变。今天的中国,“三”分量有多重?

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业、忘记民、淡漠村”;

“坚持解决好‘三’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稳住业基本盘、守好‘三’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胸怀大局,洞察大势,这份情怀格外深厚、凝重。

今年4月10日,海南考察第一站,总书记走进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谈起种子话题语重心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今年6月8日,四川考察第一站,总书记走进太和镇永丰村稻田深处,俯身察看秧苗长势。放眼广袤田野,总书记思虑深远:“民以食为天。推进业现代化,既要靠我们中国的业专家,也要靠我们中国的民,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一粒种,一株苗,总书记牵挂的是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思谋的是一个重大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中国粮”。

连年丰收,大国粮仓是不是高枕无忧?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在吃饭问题上‘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句句箴言,字字深重。

放眼广袤粮田,一些现象令人心痛。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语气凝重:“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田就是田,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

一记记响鼓重锤,正是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的深长考量。

谆谆告诫化为坚决行动。今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施行。在东北,“耕地中的大熊猫”更绿更肥;在河南,高标准田建设有序推进;在广西,田长扎牢耕地保护网。汛情、弱苗、防虫害,政策及时跟进,一系列硬措施精准到位,一批批技员扎根田间,亿万民辛勤付出,换之不易的丰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赢得主动权。

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账,也关心一家一户的小账。

2020年夏天,总书记顶着烈日,走进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在稻田深处,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

村民们告诉总书记,每月务工费3000多块,年底还有分红。一位年轻村民笑着说,一亩地一年800块的土地流转费,乡亲们土地流转多的三四十亩地、少的十多亩地,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大家都是股东了!”总书记幽默的话,引乡亲们会心的笑声。

社会资金注入,企业化运营,民广泛参与,“土地入股”“贷款担保基金”等新模式,让昔日的稻田变成了产业园区。

总书记叮嘱:“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突出民主体地位,始终保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剥夺或者削弱民的发展能力。不能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民没关系。要共同致富。”

在总书记心中,一家一户的小账分量不轻:“检验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民的钱袋子鼓起没有”“不让种粮民在经济上吃亏”。

春风化雨,一系列好政策落地生根。从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到推动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从重点支持联产业发展,到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增收……2021年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总书记思考深邃。

“纵览历朝历代,旺、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业凋敝、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村发展不充分。”

“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

立足世情国情,握发展规律,坚持村优先发展,成为做好“三”工作的总方针。

2020年1月19日,总书记到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司莫拉佤族村。脱贫后的村民李发顺一家,住进了“大五架”房,一正两厢一照壁,上两层,干净结实。

堂屋、卧室、厨房、卫生间……总书记一间一间细细看过去。在厨房,拧开水龙头,试试自水。打开冰箱门,看到有菜有肉,掀开锅盖,一阵饭香扑鼻而

一家一户,就是一村一的真实写照。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从“篱笆房”到“小庭院”,从“结绳记事”到民族共融……村情展室,一幅幅新老照片鲜明对比,佤交通、住房、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翻天巨变,让总书记频频称赞。

一村一,就是一个时代的生动缩影。10年,全国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公共设施提档升级,水、电、路、网加快建设,“环境美”携手“生活美”一起敲门,越越多的乡村成为广大民的幸福家园。

以大历史观看“三”,站在全局和略高度看“三”,这份情怀展现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彰显“以历史映照现实”的政治清醒。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民富裕富足”

悬崖村的路,一直挂在总书记心上。

2017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谈到有关这个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今年全国两会,总书记依然放心不:“乡亲们都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山住了吧?”

“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越好。”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带了悬崖村的新消息。总书记仔细端详他拿起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昔日挂在陡峭悬崖上摇摇欲坠的藤;另一张,今日的钢直入云霄,乡亲们走得踏实、走得稳

悬崖村的路还在延伸。顺着山势,一条新的硬化路盘旋而上。“路通产业旺,205亩油橄榄今年就能大面积果,脐橙长势正好,彝绣社姐妹们飞针走线,努力绣出新天地。”悬崖村第一书记李廷坤说。

从藤到钢,再到硬化路,悬崖村之变,印证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的历史大逻辑。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略全局看,民族要复,乡村。”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这是‘三’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民富裕富足。”

着眼民族复,谋划国家未,这份情怀更显深远、宏

村未什么样?

2020年全国两会,总书记意味深长回忆起他在陕北插队,“我那时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幸福生活?他们讲了几个心愿。”

从“吃饱肚子”到“吃‘净颗子’”,再到年看高不可攀的“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老乡们再努力想了又想,期盼“将干活挑着金扁担”。

“金扁担”正从畅想变成现实。

在黑龙江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合作社门前展示栏的一张照片上,一台插秧机格外引人注目。

“总书记年就是踏上这台插秧机,手扶方向盘,察看仪表盘,亲切询问技术人员机械的工作原理、购买价格、插秧效率等。”时隔6年,合作社理事长袁胜海对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过去种地都是‘四轮子’,灭虫是药,收割是镰刀。现在全是‘大马力’,灭虫用飞机航化作业,天上飞的、地跑的,都是种粮好帮手,以前半年的活,现在10天就干完了。”袁胜海说,6年,合作社探索业生产托管服务,入社社员从82人增加到349人,为民节本增收300万元以上。

广袤田野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机“长眼睛”“大脑”,手机成了“新具”,直播成了“新活”,全国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10年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近25万亿元,全国休闲庄、观光园、家乐等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乡村产业不断积蓄新动能。

不只“金扁担”。顺应亿万民新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略,“产业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勾勒出未乡村更加壮美的新图景。

新发展阶段,村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三”工作更加复杂。

总书记民,有着深厚的民情结,问计于民、倾听民声的品格一以贯之。

习书记从不在办公室闲坐。”年的正定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县委机关大门也总是敞开的,背着粪筐的老径直进同习近平交谈。

2016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现场,总书记用了20分钟向一名村党委书记了解地发展情况。“牛羊育肥期几个月”“村党委有多少人”“种什么庄稼”“水产养殖怎么发展”……总书记掰开了问,青海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揉碎了

2019年4月15日,总书记一早从北京出发,乘飞机、转火车、换汽车,翻过一座座山、爬过一道道梁,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走进老党员、脱贫户马培清家,已是午五六点钟,总书记亲切地招呼大家坐细细聊,“换了三种交通工具到这,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

眼睛向、走进群众。一次次基层调研察实情,一次次座谈会议集民智,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有了清晰案。

乡村民而。“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好不快”。

乡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干部队伍”“要广泛依靠民、教育引导民、组织带动民,激发广大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现在从整个国家讲,实现了全面小康,接要走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村就是要推进乡村,方方面面都还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怎么富裕民?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

2020年7月,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到位于梨树县康平街道八庙村的卢伟民专业合作社。

“入社以后,大家感觉怎么样?”在合作社场院,总书记开了个现场调研会。

“非常好!”社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列举入社后的实惠:

“一年分红8000多元,逢年过节合作社还给大家分豆油白面发福利”“我在合作社机手,每月领固定工资”“我得空在家种种菜,还能去市场上换个零花钱”“我平时在外打工搞室内修,一年收入4万多”“我养了10多头牛,一年收入七八万呢”……

“厉害啊!土地流转了,大家腾出手了,可以在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搞些副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你们的探索很有意义,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业科技水平、民科技素质和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总书记十分高

富裕民、提高民、扶持民,各项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型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土地“活”了,资源“醒”了,乡村大地,活力奔涌。

民富裕富足,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每天傍晚,马庄村神广场分外热闹,民乐团忙着排练节目。“总书记还点赞过我们的节目呢!”马庄民乐团成员徐娜激动地回忆。

2017年12月12日,总书记在江苏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民精神风貌。”

“文化为乡村铸魂。”贾汪区委书记薛永说,这几年,各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广场舞队、百姓合唱团,每周举办阅读分享活动,每月举办升旗仪式,每年举行邻互助节,提乡亲们的精气神。

文明乡风劲吹广袤田野。今天的中国村,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的中国民,收获的不只是甜蜜的果实,更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间刻录恢弘史诗,又将续写新的篇章。

“随着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乡村的要素会更加活跃,那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激荡人心。

喜庆丰收的乡亲们,又在盘新的耕耘。希望的田野,将播新的希望。

原标题:总书记的“三”情怀)

【责任编辑:王晓倩】

【内容审核:黎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