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写在三亚解封时

海拔新闻 2022-09-15 19:42:13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魏铭纬 陈勇合 戴铭 刘德顺 文/图

在鹿城,温润轻柔的海风终于捎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当三亚湾住宅区的群楼还沐浴在入秋的暖阳中,日夜不息的涛声澎湃依旧,驻足漫步的人们都在侧耳静听。接壤的三亚河,周边社区的漫长宁静被突然打破,经久回荡着汽车频繁鸣笛和人群的欢呼雀跃声。在南边海渔村,庆祝解封的彩旗随处可见,村口警戒线撤去的刹那间,涌出的人潮彼此拥抱、互诉思念,紧随其后的脚步踢踏、车流震响,高唱国歌的声音也盖过了头顶飞机的轰鸣。

三亚湾边的社区

这一刻,三亚无数双耳朵等待了一个多月。

9月15日12时起,三亚解除全域临时静态管理,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对这座城市来说,何时能完全回归往日繁华,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曾经瘫痪的工作如何开展,停业多天的损失哪里去补,枯萎的鲜花和落满叶子的景观林道需要照料,剪去长头发这件事也提上了日程。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要一点一点地找回信心。

三亚海棠区的某酒店隔离点

8月1日深夜,三亚通告发现1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街道上仍是车水马龙的景象,人们还未料想到接下来的事态进展;从8月4日到6日,三亚主城区与郊区相继封控,商圈、街道、社区、村庄和酒店各自划地隔离,一座百余万人口的城市“停下了脚步”。来势汹汹的疫情,“就像在美好的青春期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一位上了年纪的本地志愿者告诉我。

海南省直机关派遣志愿者支援三亚抗击疫情是在8月7日,夏天还未过去。我跟随浩浩荡荡的队伍乘车从海口出发,途经三亚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吉阳区,目光透过枝繁叶茂的景观树,只见到空旷无声的街道,和数名坚持在岗执勤的工作人员,他们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面罩下的脸也难以辨认。

在某隔离点内,志愿者们在交流工作

那些日子里,从路的一头到另一头,很少能在街上看见其他人。时常陪伴着封控区工作人员的,只有每天准点响起的高楼钟声。“是某个网红大楼为了吸引游客而安置的时钟,原先我在住处是听不见的。”一位本地工作人员告诉我,“如今这块地方太安静,静得可怕。”

支援的志愿者们前后来了数批,到达三亚后被分配到各个区组成小队,各自开展一系列风险不同的抗疫工作。我们被安排在海棠区一家酒店隔离点,下榻的当晚,整个酒店区域都弥漫着浓重的酒精和消毒水味,顺着味道往前走,是空无一人的走廊和楼道、摆满了抗疫物资的大堂、隔离了污染区和生活区的封锁线,一辆专门租给游客观赏酒店宽广花园的小列车,早就停靠在供给密接人员住宿的大楼门口,车头与门的一端系上长长的警戒线。

隔离点内遍布的警戒线

驻店医疗组组长李雪如释重负般告诉我,你们可终于来了。我被安排协助驻店医疗队伍的工作,并负责协调隔离酒店核酸阳性人员信息录入、转运、物资对接等。那时酒店内第一批隔离人员刚刚住下,进驻参与抗疫工作的人手不足,分工不明确、目标不清晰,有效的管理秩序尚未形成。

疫情形势严峻,时间非常紧迫,怎么办?一切只能从零开始,我们讨论制定了大量的工作计划和防疫规范,大家经过培训后立即上岗作业,所有工作人员务必保持细心与谨慎的态度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各司其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摆放成堆的抗疫物资

很快,酒店隔离点便出现了一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不分昼夜奋战在不同岗位上。这期间,一共接收了790名密接人员,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解除隔离人员和阳性人员,没有发生过一起严重的防疫安全事件。

隔离点的“大白”们在送别解除隔离人员离开

有一次处理完当天的工作,一位工作人员悄悄告诉我,你的声音好像比以前沙哑了不少。

在这场抗疫“战役”中,人们很难去保持舒适的状态,凌晨三四点响起的手机铃声,在隔离区内站岗的漫长夜晚,包裹着身体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上一遍遍重复的协调、解释、强调……还要克服它们所带来的疲惫的情绪。

我想每个人都曾问过自己,还要继续吗?我想每个人都曾自答,再坚持一下。

正是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在关键时刻的“再坚持一下”,我们终于迎来了曙光。

【责任编辑:符月莹】

【内容审核:张美儿】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