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这十年: 织就更牢更密的民生保障网

光明日报 2022-04-28 15:57:03

福建晋江探索“长护险”,为失能者家庭解决老大难问题。新华社发

在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ICU病房,医护人员为完成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的4岁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加油鼓劲。新华社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2016年11月17日,在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32届全球大会上,中国政府被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国家。那一刻,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举世瞩目成就的认可与致敬。

社会保障能够保障人们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消除后顾之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1.改革蹄疾步稳,制度渐趋完善

10年前,记者在采访中经常见到对“新农保”“新农合”津津乐道的农户。一个管养老、一个管治病,乡邻们对这两项制度赞誉有加。10年来,管养老和治病的两项制度经历巨大变化,“新农保”“新农合”先后在2014年和2016年开始成为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如今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名称变化背后,是制度改革的不断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一场勇闯深水区的社保改革拉开大幕。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形成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两大制度平台,填补了部分群体缺乏保障的制度空白。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省际结构性矛盾,缓解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基金支付压力。统一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全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在更大范围内互助共济创造了条件,也为实施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每一步改革都令人振奋。今天的神州大地,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的时期,也是集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多的时期。改革蹄疾步稳,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制度渐趋完善。

2.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待遇水平持续提高

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医保中心工作的田根娥,从事医保工作十几年,见证着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2007年,在田根娥所在的天宁镇南街,中年男子华某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在北京阜外医院花费10万余元。但因当时医保基金的局限,病人几经周折后报销比例不到5%。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居民医保待遇越来越高,报销范围越来越广。”田根娥告诉记者,像老华上过的心脏支架,已由原来的三四万元降到了700元。前些天,她遇到来年审慢性病证的老华,“他精神状态很好,还乐呵呵地跟我说,有慢性病证,到医院买药时药费直接就报了,自己花不了多少。”

10年来,从天南到海北,从城市到农村,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亿人增加到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13.4亿人增加到13.6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52亿人增加到2.3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9亿人增加到2.8亿人。

10年来,我国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2012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元增长到179元,月平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4000元。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基金年收支均超2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对破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们当然记得,2021年11月,一场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药物谈判,过程异常艰难。“希望企业拿出更有诚意的报价,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真的很艰难,我觉得我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一个半小时的谈判,企业代表八次离席商谈,价格从第一轮每瓶53680元最终砍到3万多元。

正是一次次“灵魂砍价”,让医保基金发挥出更大效用,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当前,我国群众医药负担历史性下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6批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集采2批耗材、平均降价超80%,整合全国需求谈判议价将250种新药纳入目录、平均降价超50%,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患者比例从50%提高到90%以上,累计降低药耗负担超5000亿元。

3.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家住河北石家庄的退休人员刘领芝,刚刚在网上申领了电子社保卡,有了它,在一些药店就可以直接“扫码购药”。不仅如此,今后她买药看病的医保刷卡记录、每月养老金的发放情况都“线上可查”。

从基本社保服务到多元便民服务,社保卡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如今,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从2012年底的3.41亿人增加到13.55亿人,电子社保卡持卡人数达5.36亿人。

10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统筹城乡的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社保事务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更加方便快捷。

在记者身边,同事父母从老家随他们进城后,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在这几年得到解决,城乡间流动障碍逐渐消除。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上线运行,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高速路”全面修通,连接所有医保统筹地区,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告别“垫资”“跑腿”的烦恼。

社区有社保自助一体机,微信开通了在线社保缴费,支付宝上社保卡各项功能被打通。一项项社保服务新模式,让参保者不用到银行排队领养老金,不用到社保所查询信息,只需轻点手机或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办好社保业务。

10年间,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增加近一倍,基金年度收支规模增加两倍。覆盖人群更多元、服务项目更多样,社会保障事业保障能力、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有序开展,共划转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超1.68万亿元,目前基金权益约2.59万亿元。

在应对疫情大考中,医保基金预拨专项资金超200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迅速筹集并预拨疫苗采购资金,及时结算接种费用,让企业放心生产、采购机构放心采购、接种机构放心接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3亿剂次……

一个越织越密的社保网络,正在托起14亿中国人民稳稳的幸福。

2012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7.88亿人增加到10.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超6万亿元。

2012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

2012年以来,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从3.41亿人增加到13.55亿人,电子社保卡持卡人数增至5.36亿人。

(原标题:社会保障这十年: 织就更牢更密的民生保障网)

【责任编辑:蒋 杰】

【内容审核:曾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