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成了脱贫金钥匙!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146户村民变种茶"老司机"

蔡丽娟 2017-06-02 21:06:21

砥砺奋进的五年:

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146户村民家家种茶

茶叶成了他们脱贫致富金钥匙!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董国豪 文/图)水满乡新村位于五指山脚下,与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邻,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被保护完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村里有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是贫困户。为了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该村几年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全村146户村民今年全部脱了贫。

蒋玉燕:从“井底之蛙”变种茶“老司机”

“这几年,家里生活变化特别大,致富门路也越来越多——种植益智、养猪,当然,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我那6亩地的茶叶,单单是今年过年那一段时间,我就靠卖茶青挣了8000多块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新村,村民蒋玉燕今年刚刚脱了贫,掰起手指为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

蒋玉燕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她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水满乡的气候条件比较独特,雾水特别重,家里19亩地的橡胶割胶却没有汁,然后就砍了种槟榔树,结果槟榔树也不结果。”蒋玉燕说,“那几年生活特别困苦,地里没东西卖,自己和三个孩子全部靠老公一个人打临时工为生,吃了这顿饭,下顿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吃了。”

蒋玉燕说,5年前,村干部外出考察回来,说村里的环境适合种植茶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蒋玉燕每天开始上山找茶苗拿回来种。“雾水重的地区对橡胶和槟榔生长不利,但对茶叶来说却是好事,叶子细嫩,长得快。”种下了茶叶后的蒋玉燕,对收获的第一批茶青感到满意。

如今,5年的时间过去了,蒋玉燕的茶叶种植面积从起初的不到1亩扩大到了现在的6亩。茶青的价格也从5年前的2元/斤增长到了现在的15元/斤,“今年过年期间,春茶的价格卖到了28/斤,我赶着采了两批茶青,卖了8000多元!”

5年的时间,也让蒋玉燕从“井底之蛙”变成了种茶“老司机”,不仅对茶叶的种植熟门熟路,还学会了育苗。“以前从山上带回来的茶苗死的多,活的少。现在带回来之后,先拿黄土和水还有生根粉一起搅拌,然后找个凉快的地方放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能拿去种了,长的特别好。”

现在,蒋玉燕加入了合作社,不仅自家的茶叶收购有了保障,合作社还免费教她加工茶业的技术。蒋玉燕也计划着慢慢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不仅脱贫,还要致富。

卢德平:亲力亲为带领乡亲致富

卢德平是五指山市水满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经过多方考察,凭着自己敏锐的市场“嗅觉”,鼓励引导农民种植茶叶。“外地人都能来我们家乡开发,做生意,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利用本地的特色,回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卢德平说,“脱贫攻坚主要依靠发展产业,没有产业,贫困户脱贫就不可能持续。茶叶的寿命很长,是长期性收入,一个人只要种茶,一辈子都有茶摘。”村民们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纷纷效仿与取经,开始种起了茶叶。

有了种植规模,就需要收购商前来收购。经过多方走访,卢德平找来三家茶叶收购商收购村里的茶叶,两家农民合作社也与大部分村民签订协议,保障村民的茶叶销路。这些举措让很多贫困户尝到了甜头,水满新村的茶叶供不应求。目前,水满新村146户村民种植了500多亩茶叶。“现在,每家每户只要家里有空地,就拿来种茶叶。因为大家都知道,茶叶种起来,就有钱赚。”

种茶遇问题?找“乡村论坛”!

村民之间有什么矛盾,他们对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对村庄建设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或者涉及到急需解决的事情,都可以到“乡村论坛”上自由诉说,而且会得到村干部及时回应。卢德平说,他们村的“乡村论坛”远近有名,为村民解决了不少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近几年几乎没有村民出村上访。

在种茶过程中,水满新村遇到了一些列问题。由于茶青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部分村民为了追求产量而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青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当晚,卢德平立即召集村民召开“乡村论坛”,探讨如何解决。“刚开始,发言的人还不多,后来村民们越来越积极,提出了不少好建议,也谈出了很多好心得。”卢德平说,就在当晚,大家探讨出了解决方案:“用农户来监督农户,用农户来引导农户。村民认为,水满的茶叶绝不应该使用任何除草剂、化肥和农药,村民之间要相互监督,一旦有村民违规使用,其他村民要向村干部和收购商汇报,把这个村民列入收茶的“黑名单”,所有收购商5年内都不会再收这个村民的茶青。”

不能使用除草剂、化肥和农药,茶树如何又好又快地生长?村民们也给出了管用的“土方法”:把茶树周边的杂草剪掉,然后堆在茶树的根部作为肥料,这样也起到了保湿的作用,就算遇到干旱,茶树也不会死掉。

卢德平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乡村论坛”不定期召开,根据群众学习要求和党支部工作需要,基本做到每月召开1次。参加人员有党员,也有普通群众,每次少则十几人,多则近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