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顽疾怎么破?实名制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

赵康丽 2017-05-24 22:50:13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近日,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释放出国家着力破解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信号。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违法成本、强化惩戒机制等,将进一步规范用工市场,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而最终要发挥平台效能,破题欠薪顽疾,还需监管部门、建筑企业、建筑工人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农民工吃上定“薪”丸

据介绍,此次上线的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将以IC卡数字化管理技术,“摸清”农民工底数、基本情况、出勤记录、进出项目时间、工资发放状况,从源头“堵漏”,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依托该平台,农民工基本信息、培训技能、从业经历、诚信信息等,可在不同项目、企业、地域实现实时动态监管与信息互通。

中铁四局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周尚表示,有了这个平台,农民工的用工记录和待遇结算有迹可循。“一旦发生劳资纠纷,这些信息可作为真凭实据来保障农民工权益。”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该平台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处理用工企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对存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建筑企业,今后在市场准入、招标投资、新开工项目施工等方面予以限制。通过惩戒手段倒逼建筑企业规范经营,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平台上线后,总包方与劳务公司分包方和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工资共管专用账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确保农民工工资能够足额支付、月清月结。

在合安铁路项目部肥西制梁场务工的李鑫洋说,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工程,经常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被恶意欠薪。“过去我们选工程只有靠口碑,尽量不去可能会拖欠的地方。”李鑫洋说。他认为,这种新形式让大家的辛苦钱有了保障,不少工友听说后都想加入这个工程项目。

网友存疑:实名制效果能否落地?

为破题欠薪顽疾,去年5月起,住建部在中建三局湖北省科技馆新馆等项目试点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截至今年4月底,平台总上线项目已达582个,注册建筑工人32万余人。根据规划,今后将逐步把全国8万多家建筑企业的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信息数据集中到平台上来。

这种做法受到不少网友欢迎,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农民工实名制在破解欠薪问题上效果未必明显。有网友称,近年来农民工实名制已在多地先行试点,但目前来看,欠薪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仍然多见。以湖南省为例,自2016年底以来,全省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6188起,为农民工追回工资19.2亿元,涉及农民工18.59万人次。

部分受访农民工则担忧个人信息被泄露。在汉十高铁九标打工的吴家聪说,自己50多岁了,打工一辈子,最怕要不到钱。“但网上骗子多,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都在这个平台上,不会被骗吧?”

还有网友提出疑虑:“实名制上线后,平台上的这些数据由谁录入?是项目部负责,还是第三方负责?如何确保数据真实、最新、权威?”

对此,受访专家表示,该平台是由独立的行业协会管理,农民工的个人信息、从业经历、工资支付情况等数据均由第三方录入,企业无法垄断、篡改任何信息。

此外,专家认为,建筑工人有关信息的及时录入、维护是平台发挥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平台必须保证全国性地普遍上线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顺利实现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功能。

破解欠薪顽疾需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是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的有益尝试。不过,要充分发挥该平台效能,不能光靠监管部门规范管理和惩戒违法失信者,还需政府相关部门、建筑企业、建筑工人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在远致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方爱国看来,各方可通过出台相关规范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提高维权意识等,共同完善这一平台。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创新劳务用工监管方式和加大全国性平台推广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建筑企业的联动,通过政企合作规范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和谐健康发展。

方爱国表示,实名制平台在大城市、大型项目的覆盖情况相对较好,中小城镇、中小项目则多为“漏网之鱼”,也是欠薪问题多发之地和多发领域。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形成合力,不断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及时添加、整理信息,确保用工企业和建筑工人信息全部录入,并在所有建筑项目中推行。

此外,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安徽省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刘丽表示,除了加大处罚力度和违法成本外,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律观念,掌握维权方法和技巧,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采写记者:尚升、刘美子、阿依努尔、侯文坤)

(原标题:欠薪顽疾怎么破?实名制让农民工吃上定“薪”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