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检察院5年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31人,多人被判十年以上

椰网 2022-01-12 10:37:38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荆胜欣 通讯员 叶永峰)五年来,文昌市检察院着力提高新认识、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方向,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网络配图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绝不手软,五年来依法立案监督、从重从快起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26件31人,多名涉案人员被判处十年以上刑罚。

立案监督一起性侵行政案件为刑事案件。发放《预防性侵告家长书》并由此发现一起性侵案件,涉案人员被判处十二年刑罚。

深化“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办案机制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五年来依法不批准逮捕57人,不起诉96人。对涉罪未成年人宽容而不纵容,关爱又严管,不捕不诉后联合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进行社会调查、观护帮教,了解涉罪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监护教育等情况,针对性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帮助其重返学校、回归社会。五年来开展社会调查、亲职教育、亲情会见、观护帮教1200余人次。

如该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林某可、陈某弘涉嫌贩卖毒品罪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在考察期内,依托未成年人防护帮教基地,联合林某可、陈某弘所在地派出所、村委会干部达成帮扶共识,以防护帮教基地为主导,不定期对其进行谈心教育;派出所定期走访,了解其生活状态,适时约谈,帮助解决其生活、心理困难;村委会协助其家人进行日常帮教。通过多方努力,林某可、陈某弘重新回归社会,考察期届满后该院对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目前,二人已经就业并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加强与公安、法院、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具体措施。

针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存在教育不当、亲子关系差、父母的关爱缺失等问题,建立“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接纳涉案孩子重归家庭,改善涉案未成年人的亲子关系,预防未成年人再次涉案或重复犯罪。就家长监护缺失、缺位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6份,督促家长依法履职尽责。

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精神关护,帮助被害人走出心理创伤。为未成年被害人聘请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和教育疏导能力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被害人走出心理阴影。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列为重点司法救助案件,对37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37万余元。

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综合治理

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围绕完善、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犯罪预防机制和校园法治建设与教育局、妇联、团市委等相关部门会商协作,合力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综合治理效能。督促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入职查询等制度,预防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的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实现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联合市教育局向在校学生家长发送了《落实“一号检察建议”预防性侵告家长书》,详细讲述什么是性侵害,以及特点、对策、建议等,并督促学校通过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

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进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提示医务工作者及从业人员注意事前处理措施、发现线索的报告流程以及保密义务。

针对校园周边售卖给学生香烟、三无食品、有毒有害产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联合公安、教育、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娱乐场所、网吧、书刊出售出租、文具玩具销售等经营网点和治安、交通、安全等秩序进行重点检查和整治,铲除学校周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加强校园普法

主动加强与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联系,与中小学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选派47名干警分别担任市中学法治副校长,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灵活多样法治宣讲活动。如通过改编真实案例,引用“光头强”“灰太狼”等中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卡通形象,以耳熟能详的语言和互动的教学方式讲授基本法律知识,受到热烈欢迎。联合“女童保护”组织就预防性侵害、校园欺凌、禁毒、电信诈骗等主题开展针对性地“法治进校园”普法讲座1161场,实现校园普法全覆盖和常态化。

强化以案释法,组织在校学生旁听刑事犯罪案件庭审;根据真实案例组织拍摄《防线》等涉未成年人微电影微视频,依托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普法,教育引导学生增强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林思冰】

【内容审核:曾   琪】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