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新闻发布会实录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2021-11-18 18:18:24

“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

新闻发布会

(2021年11月18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向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由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和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办公室共同举办的“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新闻发布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年2月成立了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刚刚闭幕的省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营商环境快速优化”作为自贸港建设“十个显著变化”之一写进了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为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工作专班推出了“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及时收集解决市场主体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效能,为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信息服务支撑。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张相国先生,省纪委监委新闻发言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纪委秘书长周建成先生,省委党建办综合秘书组专职副组长吉涛先生,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受理转办组组长杨田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的功能、作用等相关内容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有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张相国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张相国: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海南省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海南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省长冯飞同志多次强调,要让营商环境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饭碗”,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省委省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最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成立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是省委省政府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组长由冯飞省长担任,副组长由3位副省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资规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6个部门,可以说涵盖了营商环境的各个重要方面。同时,由省委组织部从省直单位、市县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选调了111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工作专班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工作专班将围绕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完善法治和政策环境、受理解决企业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增强全省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意识和水平等重点任务,高位推进、系统谋划、统筹落实。对市场主体反映的各类营商环境问题,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是“绝不回避、接诉即办,实事求是面对、依法依规解决”。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以及问题受理、转办、督办、处理工作机制和有关情况。

一、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是什么

为了构建一个畅通、高效的政企沟通渠道,接受市场主体反映问题诉求、提出意见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市场主体,更精准、更高效优化营商环境,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上线了“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通俗来说,就是“请您来投诉遇到的营商环境问题,请您来为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出谋划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问”:

第一,问需于企,这是市场主体反映营商环境问题和诉求的重要渠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力优化营商环境,应该说海南的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不能停歇的“马拉松”,当前市场主体对海南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在土地处置、政策稳定、政府服务等方面还有不少诟病,需要有一个畅通、高效、权威的反映和处理问题的渠道。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就是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提供线索、“吐槽”投诉的地方,工作专班将做好记录员、督察员、服务员,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第二,问计于企,这是收集市场主体意见和建议的重要平台。“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主体在市场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直接、最敏锐、最精准,也最关心,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具针对性、代表性,这些意见建议将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问政于企,这是畅通政府和市场主体沟通互动的重要桥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市场主体,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核心要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就是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打通政企双向互动通道,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和企业家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听企业声音、察企业所想、解企业难忧,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企业制度。

二、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刀刃向内、破釜沉舟的勇气,推动政府自身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一年有新气象、三年有大进步、五年达到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市场主体遇到的各类营商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平台反映,为了方便大家准确反映问题,我们作了个归类,主要是:

一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违反规定增加或者变相增加办事事项、办事环节、办事材料或者延长办事时限的;二是变相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继续实施或者变相实施已取消的行政许可,擅自收费、越权收费、超标准收费和重复收费的,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不按照规定听取市场主体意见的;三是拒绝、推诿、拖延履行法定职责,不担当、不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门好进、脸好看、不办事,执法不规范、执法不严格、以罚代管、过度执法的;四是新官不理旧账、不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或者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司法机关生效裁决和仲裁机构裁决的;五是对市场主体故意刁难、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的;六是没有法定依据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妨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七是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的;八是其他不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或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

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受理的问题怎么解决

11月1日开始施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设立投诉平台等方式受理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问题的投诉、举报,按照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的原则,依法依规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处理,能够解决的应当即时处理,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当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我们按照条例规定,建立了“平台统一受理、专人梳理研判、按责分级核办、限时办结反馈、定期回访复核、办结归档销号”的闭环工作流程,着力完善和落实三个机制:

第一,问题发现与受理机制。一是线上畅通受理渠道。我们在省政府、各市县、有关部门官网以及微信小程序、“海易办”(原“码上办事”)APP等都开通了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广泛收集各类市场主体提出的营商环境问题。二是线下主动对接摸排。专班办公室将深入企业、协会、商会等进行座谈调研,加强与企业的个别访谈和暗访,了解诉求、发现问题、听取意见。同时,我们还与省作风建设整顿办公室、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省信访局、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主动排查发现和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对受理和摸排问题,我们都将逐项建立清单台账,办结一项销号一项。

第二,问题核查督办处理机制。一是梳理研判。对问题线索工作专班将认真梳理,加强分析研判,确定问题性质和责任主体。二是分级核办。将一般性问题及时转相关市县或省级部门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由工作专班组织实地核查督办,有代表性的复杂问题提请省领导亲自协调督办。三是限时反馈。要求责任单位3个工作日内明确具体负责处理的单位和负责人,10个工作日内将核查情况报工作专班,对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出处理工作方案。四是复核回访。由工作专班对办理结果进行复核,对认定办理完成的投诉件予以办结跟踪处理,对投诉人进行满意度回访。五是加强监督。对办理情况,工作专班加强督办,并与纪委监委、组织、审计部门和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联动监督机制,确保投诉问题真抓、真改、真见效。

第三,以点带面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在推动解决个案问题的同时,工作专班将梳理分析共性问题,推动出台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点带面系统解决行业性、领域性的问题。前期通过对共性问题分析,推动出台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制度等政策文件,推动建立了法院执行与税费征缴协助机制,解决了一批营商环境堵点难点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有关部门围绕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兑现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制定系统解决问题的法规政策和工作方案,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实现存量问题基本消除,增量问题有效遏制。

真诚欢迎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通过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来“吐槽”、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建共享海南自贸港一流营商环境。对大家反映的各类问题,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短时间内百分百解决,但我们一定会用百分百的态度、百分百的决心、百分百的努力去核查、去推动、去处理,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海南自贸港真正成为改革开放的高地、投资创业的宝地、宜业宜居的福地!谢谢大家!

向向:

感谢张相国先生的发布。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听了刚刚的介绍,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是问题受理平台的后台保障,能否请张相国副秘书长以实际办理的案例,介绍一下目前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与市县、省直部门等成员单位之间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工作的机制?

张相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上线以来,截至11月16日,共收到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线索707件,已办结412件。对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一整套问题转办、督办、核查处理机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省工作专班与各市县、各成员单位,特别是与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的协同联动。这个联动机制包括,按照问题的归属,由相关市县或部门落实解决问题的主体责任,省工作专班全部进行跟踪督办,对重点、复杂问题要挂牌督办甚至直接核查处理,对涉及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问题以及涉嫌违法违纪问题转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在这里,我想举几个小案例来说明,省市县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是如何协同联动解决问题,完善政策,研究出台建立长效机制的。

省工作专班曾收到个别企业反映,农民工工资支付系统上线后需额外采购设备,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标准过高,工程进度款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比例过高,增加了企业负担。省工作专班分析后觉得这不是个别企业的个案问题,便到更多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对标国家政策要求和兄弟省份经验做法,提出了改进我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的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呈报省领导。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等部门高度重视,研究起草并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10个配套性文件,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比如,取消建设单位存储工资保证金;取消了存储工资保证金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允许企业使用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工程保证保险代替现金存储,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问题,减轻了企业负担。

还有一个例子,某公司曾将“私立幼儿园须转制公立幼儿园,补偿资金协商两年多未达成一致”的有关情况,反映至省工作专班。接到问题线索后,工作专班立即安排专人梳理了解情况,到现场积极协调所在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公司三方协商解决问题。经过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了多家审计机构供该公司选择,以双方共同认可的审计机构对幼儿园资产重新审计,最终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经回访复核,该公司已顺利拿到赔偿金。

这些问题只是我们受理、核查处理问题的一个缩影。专班在行动,一直在路上,有很多问题正在处理和解决过程中,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既然能够提出“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就不怕大家反映问题,就有决心和能力解决问题!企业不必有顾虑,凡是遇到与营商环境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问题受理平台向我们反映。

新华社记者:

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请问是否有举措保障营商环境中出现的干部作风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从而打消市场主体的后顾之忧吗?

海南省纪委监委新闻发言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省纪委秘书长周建成:

感谢新华社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提的很有针对性。作风建设既是我省广大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我省创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省委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今年4月7日,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之后,又分别于7月28日、9月30日召开了两次推进会,计划下周还要召开第三次推进会,由此可见省委整顿作风的决心之大、态度之坚决。省纪委监委承担省作风整顿办公室任务,同时作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将“创一流营商环境”纳入“四风”纠治重点任务。主要采取了五项具体措施来推动海南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第一项措施是,不断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把作风整顿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同部署、同推进。“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聚焦自贸港早期安排落实、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重点整顿新官不理旧账、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在内的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省作风整顿办聚焦重点任务确定了13项重点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从8月13日开始,在省电视台开设《作风整顿建设面对面》电视访谈栏目,每周五晚上邀请市县和省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进行访谈,目前已播出13期,对45个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其中涉及营商环境案例17个,接受群众监督,推动“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倒逼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如,海口、万宁等地设立了“办不成事”窗口,澄迈、屯昌等地推行行政审批“无否决权”等制度,解决窗口人员对外服务中“推”“拖”“拒”等问题。

第二项措施是,抽查暗访和专项监督相结合,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中梗阻”问题。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中,省作风整顿办聚焦营商环境开展暗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开展集中监督检查,紧盯优化营商环境责任落实不力、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中作风不实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和推动了一批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风堵点问题得到解决。今年7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深入15个市县(含洋浦)和81家单位开展集中监督,累计发现担当意识不强、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336个、督促立行立改34个,目前正在强力督促整改,作为作风整顿建设年冲刺阶段重点任务狠抓落实。

第三项措施是,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坚决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设立“作风整顿建设举报专区”,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我们还建立与省优化营商环境专班线索移送和“挂牌督办、直查快办、提级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对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坚决提级办理,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截至10月底,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甚至“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案件338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8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3人。如,海口市原副市长冯鸿浩为他人打招呼、拿项目;三亚市吉阳区旅文局原局长吴越岸在行政审批上为他人牟利、收受贿赂,澄迈县金安筹备组原党委书记黄世敏将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从中捞取好处费等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均被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以上三人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项措施是,强化教育引导,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转作风、促发展。8月11日起,省作风整顿办在省级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作风整顿红黑榜”栏目,采取“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对临高县、昌江县等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破坏营商环境反面典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对海口、三亚、琼海、白沙等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正面宣传。同时,省纪委监委还在官方网站公开曝光了14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选取破坏营商环境等案例拍摄成警示教育片《铁纪护航自贸港》,正在分层级、分批次组织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观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

最后一项措施是,创新制度机制,以新风正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重新使用”四位一体的典型案例通报发布的创新机制,通过定期发布指导性案例,以案释规、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对包括在创一流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因无先例可循、经验缺乏等,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出现失误错误的,坚决予以容错纠错。今年8月以来,省纪委监委已发布四类典型案例各1期,推动全省实施容错纠错案例6起、澄清正名案例18起,查处诬告陷害行为4起,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188人次,有力释放了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干事创业的干部卸下了思想包袱,初步形成了广大党员干部奋进自贸港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省纪委监委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各单位、各部门履行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紧盯市场主体反应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加大严肃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形成有力有效的震慑;同时针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新闻媒体界朋友长期以来,对省纪委监委各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热烈欢迎新闻媒体界朋友,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作风整顿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清廉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三沙卫视记者:

请问组织部门在转变干部作风、保障投诉受理平台切实解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采取什么有力措施?  

海南省委党建办综合秘书组专职副组长吉涛:

今年6月以来,省委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现实需要,部署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以下简称“查破促”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大力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自贸港建设。在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到一线、下基层、转作风,截止目前共查找堵点4413个,推动解决2993个。在活动中,破解了一批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推进了一批自贸港政策落地落细,推出了一批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目前,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合力查堵点、聚力破难题、全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三亚市针对因企业原因导致的房产证办证难问题,实行“证缴分离、办证分离”,为1437户房屋业主解决了10多年未能办成不动产登记的难题。同时梳理17个类似项目,“一揽子”解决办证难问题。比如,省商务厅针对洋浦加工增值关税优惠政策落地难问题,与海口海关积极会商,开发加工增值公共服务功能应用,完成加工增值企业备案系统建设,有力推动了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征关税落地实施。比如,海口市税务局联合人行海口中心支行,创新税收退税退库新机制,在全国率先上线自动开具《电子收入退还书》功能,实现退库业务智能化、自动化,退库时限平均压缩至1.32个工作日,大幅提速92.28%,较大提升了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比如,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运用国家赋予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权,起草《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于9月29日通过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予发布,在公平竞争和反消费欺诈领域尚属全国首例。诸如此类,充分体现了各级干部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

近期,省委印发了《关于坚持以党建引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意见》,着力发挥好党建在自贸港建设中引领方向、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服务保障的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组织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自身职能职责,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向上向好,在优化全省营商环境上努力做出新的成绩。

一是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一线”重要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 “一线”,是锻炼和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参与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让他们在火热一线接受考验、转变作风、提升本领。组织部门将认真总结“查破促”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掌握有关情况。特别是把各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在创一流营商环境工作中的表现,列入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内容,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加大激励与监督力度。对表现突出的及时表彰奖励;对领导不力、履职不力的,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二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省委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先后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关于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通报发布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从动机态度、客观条件、问题性质等6个方面认真研判,对符合制度集成创新、创一流营商环境、包容审慎监管等8种情形,可予以容错。针对落实制度中担心政策界限把握不准、执行起来有偏差等问题,建立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干部重新使用等4类典型案例库。这些旗帜鲜明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干部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内在动力。组织部门将坚持公道正派,对在改革创新中敢闯敢试、动真碰硬、真抓实干,受到挫折、甚至发生失误的干部,敢于为他们撑腰壮胆、鼓劲打气,确保广大干部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释放,为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海南日报记者:

根据企业反映,海南营商环境问题有不少是政府不兑现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的历史遗留问题,对这些问题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是否受理,又如何推动解决?

张相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政府履行承诺作出了明确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依法签订的合同以及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裁决,不得擅自变更政策承诺或者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调整等为由不履行。今后不允许出现新的政府不兑现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但由于多种历史原因,现在海南确实存在一些遗留问题,也有不少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已成为影响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的顽疾,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一是坚持“新官理旧账”,将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平台受理和处理的重点来抓。从目前平台受理情况来看,企业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政府承诺、政策或奖励兑现不到位,规划调整导致土地无法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对这类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梳理项目情况、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合同协议,深入企业、市县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研究,积极推动问题依法依规妥善解决。

二是坚持“依法有序”,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处置。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不力、推进缓慢以及滥用职权,监管不当、执法不公等政府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推动有关部门按照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压实处置整改主体责任,通过压力传导形成震慑;对行政审批效率低,市场准入门槛高等政府服务不便利不高效的问题,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准入即准营”、政务服务“零跑动”、“一件事办一次”等改革,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对政府不兑现承诺、不诚信履约等政府诚信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决,督促推动市县和有关部门依法履约、补偿、赔偿或者协商变更合同内容等方式进行处置。

三是坚持“举一反三”,推动建立以点带面形成系统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解决个案问题只是“治标”,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在于“治本”,我们要以市场主体反映问题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由表及里、以点带面,从根源和系统上解决问题。比如,针对不动产登记难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制定出台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意见,明确开发建设主体灭失、手续不全等七类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路径。文件出台后,各市县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逐宗研究解决,目前,已解决了38个项目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涉及9千多户。

下一步,我们将以拧螺丝、钉钉子精神,紧盯不放、持续加力,督促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尽快化解,搬开这块制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 “绊脚石”,切实为企业减负、纾困、解难。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请问目前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入海南省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进行投诉?

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受理转办组组长杨田:

谢谢记者的提问。如何进入省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是市场主体普遍关注关心的问题。该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开启受理服务,线上模式通过互联网PC端、移动APP端、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等四个端口,受理市场主体关于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与意见建议。对于不熟悉线上操作的市场主体,可提供线下受理服务。另外,市场主体也可通过12345热线反映相关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目前,省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有四个入口:第一个,登录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网,下拉至网页中部,即可看到“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图标,点击进入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页面后,按相关要求填写对应信息,并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后即可提交。

第二个,查找微信公众号“海南省政府网”或“hns-zfw”并进入公众号页面,点击右下角“政民互动”-“营商问题线索”,即可进入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页面,按相关要求填写对应信息,并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后即可提交。

第三个,使用扫一扫功能,或通过微信搜索功能进入“海南营商环境”小程序,即可进入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界面,按相关要求填写对应信息,并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后即可提交。

第四个,通过下载“海易办”APP(原“码上办事”APP),点击“营商环境投诉”图标,即可进入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界面,按相关要求填写对应信息,并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后即可提交。另外,市场主体也可通过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官网、各市县人民政府官网等提供的平台入口提交涉及我省营商环境相关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同时,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还通过走访企业等多种方式,拓宽问题线索受理渠道,完善线索移交机制,加大核查督办力度,助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向向:

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记者们的提问。营商环境是决定自贸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的设立,可以说是架起了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一个新的沟通的桥梁,“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真抓实干切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有效的渠道,希望各位媒体记者加大对平台宣传报道力度,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了解平台、使用平台、受益于平台。同时也欢迎各媒体加强与专班特别是宣传信息组的工作对接,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共同推动营商环境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饭碗”,成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原标题:“海南自贸港请您来投诉”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新闻发布会实录)

【责任编辑:肖 好】

【内容审核:黎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