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书馆第一古籍修复师黄文锋:故纸堆里修复旧时光的“书医”

椰网 2021-07-21 14:00:09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 实习记者 马杰 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时光让大量的古籍“病”得很厉害,古籍修复师就在和时间赛跑的征程中,用艺术家的妙语、工匠人的手艺和医生的品格,与古籍彼此凝视,互道珍重。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古籍,岁月的沧桑巨变使它们伤痕累累。作为海南省图书馆唯一的古籍修复师,黄文锋在十多年的光阴里,利用古籍修复技术,让多本残缺得无法辨认的古籍“容光焕发”。

第一次见到黄文锋,是在海南省图书馆的三楼的办公室,他身上有种独特的书生气,整个人的言语都很温和、舒缓。他修复古籍时,让人觉得时光在这里变慢。他说:修复一本古籍可能需要十天半个月,按照古籍的破损程度、薄厚等原因,修复的时间也长短不一、这样的工作节奏由不得你不放慢心态。然而,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书库里,大量的古籍等着他妙手回春,案台上,片纸只字都需要心静如水的对待。

2007年,海南省图书馆开馆的同时,黄文锋就来这里工作了。2008年,他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之后便开始在海南省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枯燥,是黄文锋的“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修复一本残缺严重的古籍,黄文锋一坐就是一整天,却只能让一到两页古籍重现。正因如此,这个行业鲜有人问津,2007年前,全国古籍修复从业人员不到100人,但黄文锋却坚守了13年。

古籍修复,虫蛀、发霉、酸化、断线等“伤病”是常态。每拿到一本古籍,黄文锋首先要查看并记录破损情况,同时制定修复方案,再据方案对古籍进行清洗、配纸、修补、锤平、去边、压实、装订……整个过程前后有几十道繁琐工序。“几十道工序,每一道都小心翼翼、屏息凝神。”黄文锋笑言,一个喷嚏、一次深呼吸,都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古籍修复容不得任何失误。

每修复一本古籍,黄文锋都会用铅笔记下书页顺序,便于修补后装订成册。每页破损的古籍,黄文锋都需要摊开打湿,再用毛笔小心地进行初步摊平和清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和水分结合,往往会让古籍纸张呈酸性,不利于古籍保存。常人看来简单的步骤,都需要黄文锋一笔一笔地将纸张下的气泡“赶出来”,然后用毛笔蘸着调好的浆糊轻轻涂抹,敷上修补用的竹纸,再用镊子仔细挑净毛边。“新旧纸张接口不得超过两毫米,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复原古籍原貌,而修复用的竹纸,在产地、颜色,甚至纤维走向上都有讲究。”修补结束,黄文锋还要效仿古人,将书页进行脱裱、装订、线缝。

一本破损严重的古籍,要耗费黄文锋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复原”。而在10多年时间里,黄文锋先后修复了多本海南各地征集的方志、家谱,以及琼台师范学院珍藏的一批古籍藏书。如今,仍有一大批古籍还“等”着黄文锋妙手回春。

“有些书再不修就灰飞烟灭了,可能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我要尽可能地修复它,让它活得更久一点。”黄文锋告诉记者,他的老师曾说过,古籍修复这条路很窄,但是很长,长到可以走一辈子,但他沉溺于自己的初心,坚守着热爱的事业,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王雅婷】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