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导演:剧透全是假的 结局与小说差别大

陈赛沛 2017-04-12 15:30:44

导演.jpg@!w7

“之前在创作阶段,我们对这个片子的预估应该是个爆款,但‘火’到现在这种程度,真是我始料未及的。”12日(今天),热播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主旋律反腐”是对尺度拿捏和风控驾驭要求极高的电视剧题材,要么尺度太小,无人问津;要么尺度太大,无法过审。自2004年开始,反腐电视剧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平淡期"。

和导演李路一样,谁都没有想到,《人民的名义》——这部主旋律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可以“火”到这种程度:单日收视率破3,网络平台累计总播放量超40亿……就连被标榜为“文艺青年”阵地的豆瓣上,该剧的评分也一度达到了9分以上。在很多媒体的头条,“现象级电视剧”成为该剧最为惹眼的标签。

而更令人瞠目的是这部剧的“尺度”。塞满钞票的冰箱、花式的点钞手法、官至“副国级”的“大老虎”,不为人知的官场秘闻……大尺度情节如“炸弹”般抛向观众,让人应接不暇。“现象级”电视剧是如何炼成的?达康书记现实生活中什么样?谁是该剧最大boss?网上剧透版本哪一个才是真的?导演李路独家揭秘。

央广网:“现象级”爆款是怎样炼成的?

李路:接地气、讲真话。

成为“爆款”的原因是与观众产生了“共振”,我们所表达的正是百姓和观众想要表达、却未曾讲出来的。恰好在对的时间点,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塑造了这些人物,表达了一些思想,说了一些台词,正好也吻合了观众的所思所想。用通俗的话说,这个片子接了地气,讲了真话,让大家产生了共鸣。

“真实”是打动观众的关键。现实主义题材一直都有,但像《人民的名义》这种超现实主义题材,观众已经“久违”了。片中所描写的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所说的台词即是我们当下的话语。同时,剧中的贪官,所谓的反面角色,在以前从未如此真实地亮相屏幕,因而这种超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被观众喜爱。

《人民的名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现实主义题材领域的引领者。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可能会因为《人民的名义》的火爆,再度掀起高潮,重新唤起影视与文化界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信心。我觉得未来将有大批同类型的作品随之而来,因为毕竟有了好的市场,好的受众,又有了成功的案例后,大家敢去投资了。

主持人:印象最深的一幕戏?

李路:十五岁小战士牺牲前只有一天党龄。

这部剧很多场景都让我们创作人员兴奋或者动容,或是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比如陈岩石的党课,我自己每次看到这个节点,都流泪了。最初看剧本文字时,我就被这场戏深深震撼。

这是一幕很“正”的戏,很多人都担心拍出来会很干枯,难以动人。但我透过文字看到,这幕戏拍出来一定是能打动人心的。结果我的想法被印证:前几天播出这段戏时,很多人为之动情了。

当年的共产党人,隐瞒了两岁,火线入党,为了加入尖刀班,为了攻下城堡,主动扛炸药包,舍身为国。15岁的小战士“二柱子”,只有一天的党龄,便牺牲了。只有一天党龄的共产党员有多少,我不知道,但像“二柱子”这样在战场上牺牲的人有很多很多。

那段台词、那场表演非常棒。白志迪老师平缓地把台词讲完,没有声嘶力竭,也没有刻意说教。在这幕戏的拍摄期间,他还在与我探讨,如何能把台词调整得恰到好处,能让观众接受,不肉麻,不做作,不宣教。在白志迪老师演完这段戏后,张丰毅鼓起了掌,他跟我说,白志迪老师的表演功力太棒了!

央广网:拦市委书记座驾,上班时间吹口哨……现实中的检察官也这么酷吗?

李路:能不能拦市委书记的车,关键看他是不是侯亮平。

现实中检察官能不能拦李达康这样市委书记的车,关键看他在生活里是不是侯亮平。我相信现实生活中,一个省级反贪局的局长知晓并查实了市委书记夫人贪腐的事实,他应该也会去拦车。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比如检察院敞开式的指挥中心、书记的办公房间等略微比现实生活中夸张了些,因为太小就体现不出那种风格化的东西了。

“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塑造活生生的人。”一直以来我都在这么做。在人物设置上,我们不想塑造一个“高大全”的年轻检察官形象。首先是塑造“人”,其次才是描述“岗位”中的人。比如侯亮平这一角色,他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去办案,去面对各种邪恶势力。我们把他作为“立面体”来塑造,而不是板着面孔,只会办案。其实小说里这个人物形象更夸张,我们后来为了检察院和检察官的形象,往回拉了一点。

央广网:电视剧里的贪腐形象,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吗?

李路:剧中人物是现实素材的整合重塑。

电视剧里的一些人物,都把多个人的素材,把很多贪腐事件、情节或小故事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是一个整合再塑造的过程。片中人物和城市都是虚构的,都经过了艺术再加工。

央广网:台词尺度“史上最大”,不怕审查通不过吗?

李路:剧本很多台词是我亲自加的,片子审查了近四个月。

编剧周梅森的文字是一把刀,非常犀利。对于党和政府“打虎拍蝇”,震慑贪腐官员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周梅森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大哥,都敢把如此犀利的台词写出来,我们比他年轻那么多,为什么不敢拍?

作为编剧和导演,对当今社会和生活没有关注和思考,是不会有情怀、有胆量拍出这种题材的作品的。剧本中我加了很多台词,比如达康书记那句“以集体决策为由头,懒政不作为”等,这些台词都是有感而发。加这个台词是说现在很多官员,动不动就要搞集体决策。以集体决策为由头,不是实干,而是懒政、推诿、不作为。

然而,这部剧还是经历了两年的创作打磨,就是担心尺度能不能过审,能不能顺利播出。这部电视剧总共审查了三个半月、近四个月的时间,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为片子保驾护航,希望可以安全播完整部剧。

央广网:为何40位老戏骨片酬不敌一个小鲜肉?

李路:各有各的市场。

这部剧演员的总片酬是5000万元左右。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这样宏大的拍摄规模,如果按市场价格做预算的话,约为2亿-2亿5千万。但我们是1个亿的“盘子”,又要拍得好,特别感谢演员们的倾情相助。这些老戏骨们很多都是在其他剧组演男一、女一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兼具。

商业剧需要“明星”,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市场也与我们不同。贵有贵的道理,“小鲜肉”价格贵,是因为他有商业价值。投资人没有傻子,他投钱,是因为笃定能在“小鲜肉”的身上赚回来。假如贵得离谱,国家会管,市场也会管,投了那么多钱,但收益却达不到,便会逐渐被市场甄别。

央广网:达康书记是最大boss?

李路:你看像吗?反正我觉得有点像。

“98年一众官员去美国学习,高育良想吃大米饭,买了一口锅,自己趾高气扬走在前面,李达康背着锅跟在后面。李达康背锅的理由,是他也想吃一碗大米饭。”

李达康这个角色人物个性是最鲜明的。他家庭完整、婚姻不幸,永远“背锅”,敢于面对邪恶势力,既聪慧,又有行动力……这些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委书记,演出了人物的个性。

“达康书记”最近屡上头版头条,圈粉众多,出乎我意料,相信也出乎了扮演者吴刚本人的预料。吴刚的演技和台词功力都非常好。比如达康书记在被检察官拦车时,摇下车窗时的那个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在原小说里,也有一段笔墨专门描述了这个眼神,既有认可,也有某种不可捉摸的内容,是周梅森的神来之笔。后面还有一场戏,是他把京州这个城市所有懒政、不作为的干部,全部集中起来办了一个“回炉班”,也非常精彩。

央广网:“达康书记”现实生活中什么样?

李路:爱喝小酒,与妻子相敬如宾。

吴刚老师私下里喜欢喝点小酒,有时也会把酒带到剧组。片中饰演他夫人的岳秀清老师也是他现实中的夫人。夫妻俩拍戏之余,还会探讨表演。吴刚很随和,在拍摄期间,我们剧组的年轻人都很喜欢他。

央广网:陆毅演技拼不过老戏骨?

李路:他是我第一个定的演员。

用一个词形容陆毅,便是“年轻老艺术家”。 陆毅是我第一个定的演员。因为一部戏定演员一定要先有一个坐标,必须先定坐标的年纪和形象,才能定别人。陆毅在《人民的名义》里有700多场戏,是男一号,也是这部戏的坐标。假如所选男一号的演员比陆毅大十岁,那么谁来演他的同学,演他的首长呢?这些人的年龄都要全部随之提高。市场认同度、角色认同度,包括最高检等制片方和A类电视台的认同度、甚至演员的声誉,是否有乱七八糟的绯闻等,都要进行考量。

影坛年轻一辈中的“常青树”,陆毅算一个。他的形象很正,与角色的相符度高,人也很朴实,合作下来给我的印象很好。陆毅背台词的功力很厉害,私下里很安静,而且,“做菜真的不错”。

央广网:为何平民“郑乾”一家戏份这么多?

李路:想表达对百姓的关注。

周梅森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故事结构的有骨气的作家和编剧。在构建人物时,他想表达社会各个层面,既有官员、商人,又有白领和工人,也有自我奋斗的年轻人,因而他写了郑西坡、郑乾和郑乾的女朋友,用他们来表达对百姓的关注。

现在网上有些议论,对“郑乾”这个角色似乎并不是很接受。我理解周梅森想表达的,想在这种快节奏和强情节中,淡一淡,缓一缓。如果全是案情戏,那就是“反腐24小时”了。美剧《纸牌屋》里也有反应百姓生活的情节,但它侧重描写婚姻生活状态,而本片重在反应最底层,最扎实的百姓生活。角色、情节的设定不苛求每个观众都能理解和喜欢,但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我们就要回过头来反思这件事了。

央广网:外媒评《人民的名义》是中国版《纸牌屋》?

李路:我们没有党派之争,只有高压反腐。

网友说《人民的名义》像美剧《纸牌屋》,主要是指情节同样惊心动魄,光影变化和摄影方式等都是电影化的,而不是室内剧或戏剧化的。但在内容上,《人民的名义》与《纸牌屋》大相径庭,我们没有党派之争,只有国家行动的高压反腐。

反腐是长期行为,而非一朝一夕的事。一系列“打虎拍蝇”的铁腕举措,涉及面之广,时间之长,威力之猛是震惊世界,也是前无古人的,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当前反腐已经进入深水区,一定要有文艺作品作为配套,与党和政府的反腐形势相呼应。

央广网:网上那么多剧透版本究竟哪一个是真的?

李路:全是假的。

电视剧已经播了20多集,很多人还在猜测大boss是谁?谁谁谁是坏人,谁谁谁是好人吗?连我家里人都来问我,陈海醒来没有?蔡成功有没有被害掉?这让我挺开心的。说明我们的故事线索埋得深,没让大家很轻而易举地看出谁是所谓的好人或者坏蛋。

因为观众爱这部剧,才会与我们互动,才会关注剧中人物的命运,从侧面说明我们成功了。

现在网上已经出现很多版本的剧透,都是不准的。剧中人物的走向和结局也与小说有很大差别。

央广网:《人民的名义》要出续集?将翻拍《天上人间》?

李路:续集导演不是我,可能会拍《天上人间》。

《人民的名义》续集,编剧周梅森已经在写了,但我不拍了,在这部戏拍摄期间,我就与周梅森讲好只做这一部。

另一部反腐大剧——以“天上人间”真实案例改编的《天上人间》,是另外一个朋友在做,他们找到了我。目前该片剧本还在创作,我说看过剧本再决定。只要剧本好,哪怕还没写完,但模板和方向有了,我就可能去接。《天上人间》是很好的题材,有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物的内心扭曲挣扎和对真善美的诠释,里面有很多我想要表达也值得拍摄的内容。

央广网:“IP热”,“ 仙侠热”,导演怎么看?

李路:仙侠剧有好的剧本我也会拍。

我觉得仙侠剧、IP剧与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就像井水与河水,二者截然不同,各有各的市场。很多仙侠剧、IP剧也有“真爱粉”,观众爱看,也拍得很好,收益也很高。

有好的仙侠剧本,我也可能会拍。每个人都有一颗侠骨之心,导演都会想拍武侠、战争剧,但一定要是自己的菜。我一直关注现实主义题材,最终也每每选择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但真遇到像《鹿鼎记》这样好玩的题材,我也可能去拍一个。

主持人:沙瑞金书记和达康书记的“沙李配” MV,导演喜欢吗?

李路:很逗,很感动。

那么多人珍爱我们用心做出来的作品,我非常感动。之前我们一直在说90后、95后喜爱这部片子,后来发现很多00后也加入了看剧大军,一些上初、高中的孩子都在追这部剧。在很多家庭,一家三代人一起看剧,第一次不抢遥控器,甚至因为要准点守候剧集,推掉饭局。朋友给我发来的图片中,很多人在火车上、飞机上、山区里、网吧里……看《人民的名义》,甚至有人蹲在楼道里看这部剧。观众如此爱你创造出来的东西,表示你的电视剧真正被百姓们所接受了。

央广网:男子醉酒闹事,号称认识“达康书记”,导演怎么看?

李路:观众已经入戏了。

入戏就像做梦。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完了电视剧,他入戏了,等他酒醒了自己也会笑。

(原标题:《人民的名义》导演:剧透全是假的,结局与小说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