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式家长有多恐怖?如何看待打击式教育?来听听海口市民的声音

椰网 2020-12-15 14:15:16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鲁启兰 摄影报道)“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再看看你”“我养你到底有什么用?”“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你就是学不会,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话语,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听到过吗?

不久前,“PUA式家长有多恐怖”词条一出,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现身说法,表示曾被父母通过行为、语言等方式不断打击,在成长经历中造成很大的创伤。什么是打击式教育?父母与孩子本身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教育方式?12月15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走上街头,听听海口市民的声音。

什么是打击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打击孩子的手段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打击”主要以语言打击为主。在许多的家庭中,家长总是会抱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态度,用打击式教育教导孩子。具体表现为:孩子进步了,他们就贬低孩子,怕孩子骄傲;孩子退步了,他们也打击孩子,希望孩子能发愤图强;孩子受伤了,他们不安慰,怕孩子娇气;种种行为,不仅让亲子关系变得僵化,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易然认为,打击式教育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谦逊、内敛的品质,过度的进行了教育干预,仿佛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展现出了兴奋、喜悦或者自信,就是一种骄傲自满的表现,就需要对其进行打击式教育。”

家长本身是如何看待打击式教育的?

“我觉得打击式这个叫法恶意有点大吧,因为我作为孩子的妈妈,我可能只是希望说能通过这样与他人比较的方式去激励他,因为孩子心性是很不稳定的,如果都由着他发展,那我们做父母的引导作用又在哪呢?这也不是说什么身体虐待,我们当然是想着让孩子变得更好。”海口市民陈女士说道。

“我想可能每个家庭里家长对教育的理念都不同吧,我个人是不太建议打击式教育的,因为会让孩子的心有逆反心理,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家比较开明,不会给孩子施加特别大的压力。”孩子在海口某中学读初一的王女士认为,不断地打击只会让本身自卑的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甚至会导致抑郁。“我觉得家庭交流还是应该以轻松愉悦为主,不断地去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会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差。”

孩子对于打击式教育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因人而异吧,我可能脸皮比较厚,我妈怎么说就随她说了,听久了也可以感受到没有恶意,就是方式有点偏激。”就读于海口某中学初三的李洋告诉记者,当面对父母的贬低不开心时,会选择自己默默消化,这样才能避免家庭争吵。“影响的话,肯定会有,倒不是说怀疑自己,而是当我做的每一件事我妈妈都会说我做的不好,会导致我拒绝跟她有过多的沟通,因为想着隐瞒了就不会挨骂了,会有这样的情绪。”

今年高二的文蔌则认为,母亲的不断打击会让她产生“我就是不行”的想法。“我妈是那种阶段性的,她偶尔会抓住一件事疯狂的说,然后我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去做了,避免尝试就是避免挨骂,无形之中我已经放弃很多东西了,喜欢的吉他,热爱的音乐,她说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不要一直花家里的钱。可能性格脆弱一点的会抑郁?我也不太清楚,其实很多家庭都这样吧,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不好,反正我被说着说着就麻木了也习惯了,大人总是有合适的理由,可能我真的就是做什么都不行吧。”

易教授表示,打击教育举动慢慢会使孩子丧失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进而丧失掉自信心,现在的孩子们心理问题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或许跟家长的这种打击式教育脱不了关系。“我们调查了解过一些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很多并不是先天的生理原因,而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受到过家长不同程度的打击教育,让他们慢慢地丧失自信,怀疑自己,变得不合群,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所以,家长的打击式教育虽然从出发点来看是好的,但是往往都会被过度使用,给孩子带来无法想象的后续伤害,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教育中有一种方式被称为“挫折教育”,它与打击式教育不同,指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应当从旁辅助,帮助孩子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但‘挫折教育’并不是我们家长和老师,人为的要去给孩子制造挫折。打击式教育,就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制造挫折。譬如当孩子取得了一些小成绩,做家长的非要去否定他们,甚至是打击他们,这是一种非常不客观、不实事求是的做法。”易教授说道。

易教授认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尽量的尊重客观事实,孩子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那就适当的表扬;如果孩子有地方没做好,就适当的批评,千万不要矫枉过正,枉顾客观现实。“我们中国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性格相对内向的,他们其实更加需要的是老师、家长的鼓励,而不是打击。如果真的有些孩子是容易骄傲自满,那他自然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打击,到那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来对其进行‘挫折教育’。”

最后,易教授总结道,打击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打击教育是一种不顾客观事实,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的行为,在他看来,是一种不可取的教育方式。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曾   琪】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