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研室:关于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的挑战和建议

今日海南 2020-08-07 11:25:16

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中远海运兴旺”。中远海运供图

关于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

集成创新的挑战和建议

文 |省委政研室

以船舶登记为核心,吸引各种航运要素在一个区域内成功集合,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升级发展并形成巨大的产业拉动效应,是新加坡、荷兰鹿特丹、迪拜和中国香港等世界上较为成熟自由港的成功经验,是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取得“早期收获”的有效途径,也是洋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的必由之路。近日,省委政研室按照省委书记刘赐贵“牵头研究制度集成创新”的要求,组织调研组前往海南海事局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对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提出对策性建议。

工作人员展示“中远海运兴旺”号轮的船舶所有权证书和船舶国籍证书。钟圆圆摄

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实施进展

6月1日,中远海运旗下的“中远海运兴旺”轮取得海南海事局签发的《船舶国籍证书》,成为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的“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船舶登记”在海南正式落地,也标志着自贸港政策在交通海事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远海运兴旺”轮预计一年可实现1000多万美金的经济效益,若以其满载6万吨货估算,靠泊一趟还可为洋浦港带来16-23万元的经济收入(见表1)。

大量船舶的到来还能带动港口物流、船舶维修、船舶保险、船舶融资租赁和船舶代理等一大批航运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资船舶悬挂外旗(包括方便旗与香港旗)的比例高达54.3%,若能吸引其中10%的中资船舶回归海南登记,一年可以为海南带来至少百亿元收入。

表1 散货船“中远海运兴旺”轮靠泊费用明细表

(注:以船舶净吨18223、船舶总长201.8米、货量6万吨计费)

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目前,海南只有93家航运企业,其中大型国际航运公司仅有6家;仅有1家船舶融资公司,开展过1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其他高端航运服务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内有航运企业体量小、航线少、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缓慢、配套产业链不完善等困难,外有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自贸区的激烈区域竞争压力,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面临着“只能进不能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挑战。

一是国际船舶登记利好政策存在“放空”风险。虽然《总体方案》给予海南许多利好政策,但大部分还未真正落地。如《总体方案》中明确,“对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运输的境内建造船舶给予出口退税”。“中远海运兴旺”轮已于今年6月登记,但建造期间进口的零部件已征过进口关税。到退税环节时,也因诸多问题难以退税。而近期拟到洋浦登记注册的新造船舶大多于1-2年前开工建设,船舶建造期长、进口零部件较多。若“怎么退、从哪退”的问题不能解决,将极大影响船舶到海南注册的积极性。

二是国际船舶登记区域竞争带来“严峻”挑战。广州南沙自贸区出台了航运物流产业奖励扶持政策,上海自贸区近期发布了“又补又奖”的《关于促进洋山特色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加上天津东疆、福建厦门、福建福州、福建平潭、广东横琴、中国前海,我国已经有8个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在开展国际船舶登记业务。这些地区的航运政策与海南自贸港大致相同,有的甚至更开放、更创新、更具有吸引力(详见表2)。

三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存在“保守”观念。我国从2007年开始借鉴国外做法尝试国际船舶登记,但效果甚微。天津2013年率先在全国实施国际船舶登记制度,7年间只吸引了12艘“方便旗”船舶回归,办理了1艘国际船舶登记且已转籍至其他港口。究其失败原因,国际船舶登记的实质是在船舶登记方面实施“一国两制”,突破较多、难度较大。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特别规定》已由海南海事局起草完成并上报交通部海事局。在航运企业普遍关心的“放开船龄限制”方面,由于船龄关系到船舶绿色环保水平和安全技术状况,交通运输部建议不同意放宽船龄限制。

四是国际船舶登记服务还在“低效”运转。“中远海运兴旺”轮作为首艘登记船舶享受特事特办花费了3天,而广州南沙自贸区只需1天、香港只要2小时就可完成登记并出证,且不需要停航办理。加上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目前仍处于筹备阶段,没有配备足够的专业外语类国际船舶登记业务人才,无法满足24小时迎接全球船舶业务咨询、办理登记注册的需求。

表2 海南自贸港与上海、广州等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对比

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核心,也是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成功根本。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大力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既能吸引大量中资船舶到海南登记、促进航运及相关产业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又能扩大五星旗船队规模、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航运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提升我国国际航运话语权,还能对我国现行的船舶登记制度形成有益补充、倒逼国内制度规则的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新一代全球贸易投资规则。

一是建立更有执行力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工作机制。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涉及多部海事行政法规和管理制度的修订,涉及到交通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等中央事权调整,属于重大的改革事项,光靠海事局一家“单兵作战”难以突破(见表3)。因此,建议由省领导牵头,高位推动和督促各部门齐头并进、共同作战,并按照制度的难易度和嵌合度排出时间表、列明责任单,推动各领域制度创新协同互补、尽早落地。

表3 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目录清单

二是建立更有吸引力的配套财税政策。要研究出台航运物流激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航运企业税收制度改革、减免船舶注册费、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免征车船税、停征船舶吨税、免除或降低海员个人所得税。只有给予落户的企业和船员拿到手的优惠,才能让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取得看得到的成效。

三是建立更有影响力的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压实洋浦等一线园区的主体责任,加快筹建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培训专业国际船舶登记人员,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窗口,提供24小时不间断、覆盖全球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推行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探索建立“临时登记”登记制度,试行船舶登记采取形式审查、船舶所有权登记只需审查“卖据”(指卖方出具给买方用来办理船舶登记、作为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等国际通例做法,简化登记流程、压缩办理周期,切实减轻船东的登记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船舶到海南登记。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小铲滩码头,一艘轮船正在装卸集装箱。陈元才摄

(原标题:省委政研室:关于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集成创新的挑战和建议)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孟秀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