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涉及走私预防、查缉、协调处理等各环节

椰网 2020-04-02 16:30:21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王茹)为解决我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规范全省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法治环境,《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4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相关企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条例的有关内容,海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童伟华就《条例》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据了解,《条例》共四十四条,包括总则、预防、查缉、处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条例》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特点和形势,有针对性地规范、细化有关反走私工作的内容,加大反走私工作力度,增强反走私工作的可操作性,创新反走私工作体制机制,为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与法律保障。《条例》贯彻“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思路,覆盖了“打、防、管、控”各环节,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

《条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中央有关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实践。《条例》的适时出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将我省反走私工作进一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为海南省反走私环岛立法防控体系、军警民联动综合治理机制的建设和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有助于不断深化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构建“打、防、管、控”的反走私立体防线,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条例》主要内容解读

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

反走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多措并举构筑反走私立体防控网络,落实反走私工作责任制,才能对走私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综合有效治理。鉴此,《条例》明确规定,本省反走私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尽其责、企业自律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军警民协调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具体体现为:

其一,《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条例》将反走私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完善反走私军警民协调联动综合治理机制,此外还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配合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将反走私综合治理责任传导到基层一线。

其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反走私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反走私综合治理领导机构负责做好反走私综合治理的组织、指导、协调、指挥、监督和检查等工作,在走私预防、查缉、处理等各环节都要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承担起履行地方政府反走私主体责任的重担。

其三,《条例》强化了非设关地预防走私的综合治理。《条例》规定由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机构负责通过港口、铁路、机场运输出岛货物的查验工作。这是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针对海南岛屿特点采取的预防非设关地走私的综合治理手段之一,主要是防止减免税进口货物通过国内贸易货运渠道走私出岛。《条例》还规定海关、海警、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交通运输、渔业、商务、财政、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烟草专卖、海事、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反走私综合治理相关工作。

通过以上规定建立起了反走私综合治理机制,有助于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全面建立预防走私工作机制

对于反走私工作,要重视查缉,更要重视预防,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构建起预防走私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走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因此,《条例》构筑了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的反走私立体防控网络。《条例》建立的预防走私工作机制主要体现为:

一是规定了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和物流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反走私工作的支撑;二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反走私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预警监测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三是规定了加强对船舶的管理,建立船舶信息搜集跟踪机制;四是规定了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层预防走私工作机制,在容易发生走私的区域设立反走私工作站(点),设置固定的反走私宣传栏、警示牌、监控设施以及其他必要的装备设备,并规定建立健全反走私应急处理机制;五是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走私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对反走私工作进行公益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公众反走私意识;六是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反走私领域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制度。

这一系列的规定,为有效预防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

强化反走私查缉工作机制

面对我省反走私工作“既要管流进,又要管流出”“既要防设关地风险,又要防非设关地风险”“既要防传统风险,又要防新业态带来的风险”等诸多新特点,《条例》建立健全了反走私查缉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反走私的查缉和管控措施,并进行了系列立法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为了有效防范不法分子利用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实施走私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对输出型走私行为的查缉。《条例》与《海关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措施相衔接,重点突出对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的管控,明确规定禁止违反国家和本省关于海南自贸港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监管的有关规定,擅自将减免税进口货物、物品运输、携带、邮寄出岛销售牟利。同时,明确海南离岛免税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监管。

其二,加强对利用船舶、车辆、无人机等运输工具走私的管控。《条例》规定禁止使用船舶、车辆、航空器等运输工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未经许可的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运输、收购、贩卖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减免税进口货物。海关、海警、公安和海事、渔业等部门应当重点查缉使用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进行走私的行为。

其三,强化对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经营行为的查处。《条例》规定禁止从事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经营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为走私违法犯罪行为和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经营行为提供票据单证或有关便利。

其四,健全反走私协查、监督、巡查工作机制。《条例》明确规定海关、海警、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反走私案件协查、监督工作机制,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层反走私巡查工作机制。

通过以上规定,有助于对走私违反犯罪活动进行有力的查缉和管控。

建立反走私协调和处理机制

为解决反走私工作实践中管辖权争议和完善走私案件涉案货物、物品的处理等问题,《条例》建立了反走私协调和处理机制。

一是明确了走私案件的移送和管辖,规定有关部门对案件移送或者管辖有异议的,由同级反走私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协调处理。二是规范了查获涉嫌无合法来源证明的进口货物以及涉案运输工具、设备但又无法明确当事人的处置程序和期限。三是规定了依法查封、扣押的属于危险化学品或者鲜活、易腐、易失效等不宜长期保存的涉嫌无合法来源证明的进口货物的处理。四是明确了县级以上反走私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应当协调和推动海关、海警、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完善走私案件涉案货物、物品处理机制。

通过以上规定,有利于保障走私案件的协调和处理工作中实现程序公平正义,在走私案件处理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明确走私行为的法律惩罚机制

为了切实落实对各类走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条例》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各类走私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与细化,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惩罚机制。

一是规定了船舶未按规定配备无线电通信设备、船舶定位识别等装置,或者配备后擅自关闭、拆卸的,或者发生故障不及时报告、不修复的法律责任;二是规定了使用船舶、车辆、航空器等运输工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者未经许可的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了经营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的法律责任;四是规定了与走私人通谋为走私人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海关单证,或者提供运输、保管、邮寄以及其他便利,以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经营无合法来源证明进口货物,仍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海关单证,或者提供运输、保管、邮寄以及其他便利的法律责任;五是规定了单位或者个人拒绝配合有关部门检查,拒绝提供检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法律责任;六是规定了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由有关部门采取取消通关便利、取消减免税进口货物买卖资格等措施予以联合惩戒的法律责任;七是规定了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的法律责任。

通过这些规定,《条例》构建起了追究走私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严密法网。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邓   鹏】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