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十二时辰”:时刻准备 为生命而战

椰网 2019-08-02 15:14:18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吴英艳 通讯员 陈琳 摄影报道)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十二时辰”叙事法成了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从清晨到日暮,从夜深人静到晨光熹微。那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他们又是如何用行动守护着万家安康?

急诊科,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护的第一站。面对各种复杂病症的患者,急诊科医护人员要迅速做出处理反应,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子时、丑时(23:00-3:00)

漆黑的深夜,静谧而美好,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伴着月光进入甜美的梦乡。

23时许,急诊科电话铃声响起,打破夜色的沉寂。一名重伤男子急需救助,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冲上救护车驶向急救现场。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颅脑重度损伤,病情危急。据其工友介绍,男子在半小时前,已经没有了呼吸。

生命高于一切,紧急关头,急诊科主任张洁、医生唐海明立即协同胸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医生,连续抢救40余分钟,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律,抢救成功。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让患者得以获救。

寅时、卯时(3:00-7:00)

凌晨5时,天微微亮,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表情痛苦,呼吸急促,一直喊着胸口疼。急诊值班医生接诊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对其进行心电图、抽血等检查,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随时有生命危险,于是紧急联系介入科治疗。从入院后影像检查到紧急抢救仅耗时不到1小时 ,为救治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辰时(7:00-9:00)

顾不上深夜忙碌的疲惫,清晨7时,急诊科医护人员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一位出生仅37天的男婴因喝奶后窒息,被紧急送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当时孩子脸色青紫,嘴角有白色的泡沫,主任张洁意识到孩子是气管异物导致窒息,立刻进行哈姆立克式急救。她让孩子趴在她的腿上,同时一手垫在宝宝的腹部下,急诊科其他两位医生轮流推孩子后背,护士长为孩子吸痰,同时为孩子吸氧。七八分钟后,孩子哭了起来。

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时,张洁终于松了一口气,孩子的父母更是激动落泪。

巳时(9:00-11:00)

上午9时,120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有严重车祸发生,海南省肿瘤医院救护车马上出发,第一时间将10名伤者送往医院救治,按照伤势轻重,伤者被迅速分为“红黄绿”三个抢救区分别诊治,医生和护士各行其职,有序地开展检查和诊断。20分钟后,所有伤者均得到有效的检伤、初步诊断和相应的治疗。

该院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获得了伤者的好评。

午时、未时(11:00-15:00)

下午3时,烈日炎炎,在海南打工准备返乡的患者蔡女士,突发酮症酸中毒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科抢救。她身无分文,一时又联系不上亲友,急诊科按照医院“铁律”,第一时间启动“先救人,后付费”的绿色通道,进行全力抢救。蔡女士清醒后,得知医护人员在未收取一分钱的情况下,帮她捡回一条命时,十分感动。 

申时、酉时(15:00-19:00)

奋战在工地一线的劳动者忙碌而辛苦,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着医护人员的心,下午4时,急诊科医生们又深入工地为他们普及热射病的防治、外伤止血、高空坠落伤的固定搬运等知识。

戌时、亥时(19:00—23:00)

华灯初上,万家团聚,急诊科医护人员依旧坚守岗位,随时准备为救治生命奔跑。夜间8时,海口突发暴雨,多处积水严重,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电话,有患者突发哮喘急需救助。

但当医护人员赶到附近时,发现路面被淹,水深超过1米。为了尽快到达救护地点,医护人员及司机直接下车,趟着漫过大腿的深水推着担架车趟水前行。

最终,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这就是急诊科医护人员 “十二时辰”的工作缩影,24小时均处于备战状态,一刻也不敢放松。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患者生命的“第一线”,拼尽全力救死扶伤,用仁心仁术为无数生命护航。

【责任编辑:林思冰】

【内容审核:李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