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高校将“海南元素” 引入课堂 深受学生“追捧”

椰网 2019-04-17 10:21:55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肖卫香 摄影报道)赏花、编藤、吹树叶……这些看似简单甚至夹杂生活气息的动作,确是海南各高校某些课堂的真实呈现。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我省各高校逐渐将“海南元素”课程引入课堂,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科知识、民俗文化在高校教学中深入浅出,引学生竞相点赞。

海南大学《热带花卉鉴赏》课程

海南大学:上课、赏花两不误 《热带花卉鉴赏》课多元化渗透知识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海南大学终年繁花盛开,如何让身在花丛中的学生细微知著?《热带花卉鉴赏》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应运而生。

“我认为万物皆有灵,植物也如此。”一位同学在选修完这门课后写下感悟。开课以来,来自文学、艺术、生物、机械工程等各专业的学生齐聚同一课堂,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课堂内容除了植物的理论和图片,更涉及植物的花语、关于花的美丽传说、与花有关的诗歌,广泛的知识涉猎让课堂氛围极其“热闹”。

对于海南大学中文系的李引梅同学来说,从小成长的海南岛有着诸多既熟悉又陌生的热带植物,有的可以入菜,有的可以入药。“上完课后我了解了花语,就连看电视剧都能判别别人有没有送错花;走在校园里几乎所有植物都能说出名字,有些还能说出用途。”李引梅完成选修课后已能将知识学以致用。

而对于来自贵州的班金伦同学而言,园林专业的她对于理论知道不少,但对身边常见的热带植物却知之甚少,这门选修课刚好弥补了缺憾。“有一次说到‘有角瓜’,老师结合苏东坡的生平事迹和‘五犬卧花心’诗句的典故讲花的形状,我们马上就能想象它的样子,后来一见,果然如此。”班金伦说。

海南大学林学院王健老师介绍,该公选课自2017年作为文化素质课开设,每学期设100个名额,至今已有约500人完成选修内容。关于开课的初衷,王健说:“我们的师资团队有研究热带花卉和观赏植物的科研背景,而海南遍地都有观赏植物,海大很多学生却并非来自热带地区但对热带植物很感兴趣。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同学们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热带植物,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与其他课程不同,该选修课前期都在教学楼进行,通过多媒体结合视频和图片讲解热带花卉的理论,最后一节课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辨认植物,真正实现“一日看尽海大花”。

海南大学《游泳与救生》课

除了赏花,炎炎夏日《游泳与救生》课程也是海大的“校红”课程之一。课程围绕“热带、海洋、旅游、特区”的海南区域特色开展,有利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及系统了解本土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内涵。自1998年开始,游泳作为海南大学开设的特色体育教学项目已21年,深受学校师生的喜爱;2006年申请开设《游泳救生》文化素质教育特色课,游泳救生课不仅是门体育课程,更是生命生存救助课程。游泳救生课程内容包括救生游泳的基本技术、游泳救生的赴救技术、游泳救生的现场急救、游泳救生的观察与判断等相关知识。

海南师范大学《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课

海南师范大学:《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让学生见证“器乐无处不在”

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每周末都响起美妙的黎族音乐。这是该校黎族乐团在排练。

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开始开设《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的选修课。国家一级演员、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熊学峰介绍,作为海南师范大学临时备案的课程,《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旨在让学生了解黎族器乐演奏的形态和方式,也在于科普黎族音乐的音色特点。自开课以来连续三个学期,每学期70个名额,至今已有200余人修完这门课。

而在《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课程开课的同期,该校黎族乐团也开始筹备,目前乐团成员囊括了2015级-2018级学生共51人,每周末进行排练。

据悉,2018年11月,海南师范大学黎族乐团携《从那篱笆过》参加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原生态节目创作二等奖。

简单的乐器,甚至随手采撷的一枚树叶都可在老师手中变成乐器进行演奏。对于海师的学生来说,这是曾经上课的场景。熊学峰透露,暂别的《黎族器乐演奏与制作》选修课将在下学期再次回归,海师学生将再次近距离接触飘进课堂的黎族器乐。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椰雕培训现场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贝雕、黎族藤竹编技艺培训吸引学生纷纷“动手”

嵌贝、复写、刷漆、打磨……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块块椰壳在程南的手中反复打磨。对于学习珠宝首饰加工与鉴定专业的程南来说,光一堆刀就足够壮观。“平刀、尖刀,还有各种用来划出沟壑的刀,非常考验人的耐心。”程南感慨,刀子尖锐,一不小心就会受伤,而打磨的机器转速很快,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椰壳破损。

龙华区文化馆与海职院合作建立的非遗实训基地——“海南椰雕”传承展示工作站2018年在该校成立。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何老师介绍,站点的设立是推进辖区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项目保护单位特别邀请椰雕传承人柯秋枫长期入驻,提供活态传承展示,并通过专业课程设立将“海南椰雕”传承培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为椰雕技艺的保护传承搭建更好更广的平台,截至目前培训班已经开至第二期,每期限额40人,报名人数期期爆满。程南是其中一员。

“知识是融汇贯通的,椰雕的学习会帮助我在专业道路上的发展。”关于未来,程南说坦言,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挑选传承人,即使自己没有成为那个幸运儿,但这段学习的过程仍然让人成长。

近日,“2019年海南省省级非遗研培班”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开班,再一次拉开海南元素进校园的序幕。其中海南贝雕、黎族藤竹编技艺培训各1期,每期10天,培训方式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调研考察、交流实践、创作展示等多种模式。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省级非遗技能引进校园,旨在进一步提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推进传统工艺的理论研究与传承实践,增强传承活力和促进我省的扶贫工作,同时也让同学们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项工艺,提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王迷尔】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