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在道德上就是自留污点

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2019-01-21 22:23:02

图片来源:新京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拼多多“一夜之间被薅羊毛200亿”的事情,引发了很多议论。拼多多方面向媒体表示,数额并没有那么大,是谣言,损失最终在千万以下;其声明中还称,这与“某航空公司在官网由于误操作发放低价机票”等事件具有根本性质差异。

专门薅羊毛的网络黑产,涉嫌盗窃

损失的大头,来自专门薅羊毛的网络黑产。据拼多多的声明,有黑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针对此行为,拼多多已第一时间修复漏洞,并正对涉事订单进行溯源追踪。据最新进展,在其报案后,上海警方已以“网络诈骗”的罪名立案并成立专案组,并依据“财产保全”的相关规定,对涉事订单进行批量冻结。

黑灰产业薅羊毛一直是业内痼疾,其程序化、自动化、产业化的特征,令其可以迅速地规模化、专业化操作,获得大量利益。依照律师韩骁的说法,用户利用系统漏洞大量领取平台的优惠券并以此获利,可能涉嫌盗窃罪,若获利数额达到相关标准,则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黑灰产业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而根据相关报道,此次事件中,黑灰产业团伙在巨额获利之后,为了逃避制裁把非法链接公布给大众,企图造成法不责众的情况,就是想浑水摸鱼。

说到底,黑灰产业就像货车翻了哄抢橘子,而且还是开着卡车和挖掘机来抢。有时,他们甚至会主动制造翻车事故,在自己抢过大头儿之后,再号召大家来抢。

正因为如此,此次很多普通用户也“薅了一把羊毛”。而且,由于拼多多利用社交网络传播的自身特点,可以短时间大量扩散,即便是深更半夜,很多用户也加入到了薅羊毛的队伍中。

优惠券明显有违常识,涉事用户果真毫无察觉?

对于这部分用户,很多人认为,领取优惠券自己并无恶意,也无法区别到底是促销还是平台bug。所以自己不该担责,也不该退回。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理论上看,如果是平台的普通客户,并非有意识地通过这一安全漏洞大量领取优惠券牟利,而仅领取了数量较少的优惠券,没有盗窃的主观故意,客观上获利也未达到量刑标准,则并不构成盗窃罪。

不过,实际情况远比理论复杂。

首先,此次链接并不是正常的平台链接,而是黑灰产业非法流出的。其次,消费者或许没有办法判断是否是系统bug,但有一点是明显的,那就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更何况,依常识来看,优惠券一般不在手机话费、Q币这类流动性极高的商品上使用。

再说了,很多人利用无门槛优惠券买Q币,再用Q币买游戏道具,然后把游戏道具出售变现。如果这一系列实质上的转移甚至洗钱行为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用户真的能说是完全善意吗?

所以,开挖掘机去抢不行,自己带个小口袋去抢也不行。更何况,抢的还是开挖掘机的人故意漏出的。

不必绑架企业“花钱做形象”

退一步看,即便完全善意,也并不意味着无需退回。

根据最高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撤销已履行的民事行为,被告或补足价款,或退还,解除原买卖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无恶意”并不是不返还的理由。从对“重大误解”的规定看,并无涉及合同另一方的状态,只要一方因为重大误解,就可以撤销合同。

用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摊主让自己小孩卖橘子,然后小孩不懂事,5块钱一斤说成5毛钱一斤了。这个时候,不管买的人是否有意占便宜,摊主都是可以找上门去要回来的。

很多人认为,这是企业做形象的好机会,企业应该认下来,这对其长远有利。但是否花钱做形象,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自主选择,不必因此被绑架。

总而言之,不趁人之危、不取不义之财,是简单明了的传统道德。在今天,虽然网络隔开了人与人,但道德、正直这些基本品格,不应该因此而淡漠。跟着黑灰产团伙一块加入薅羊毛队伍,在道德上就是自留污点,很难被洗白。 

(原标题:薅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在道德上就是自留污点)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曾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