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关注中国航天新计划:将探测目前无法发现的黑洞

参考消息网 2018-07-21 04:43:59

俄媒称,据中国社科院国家天文台航天研究部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记者介绍,发布新的临时声明,研究宇宙爆炸、中子星和黑洞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和电磁辐射……是中国研究者们为自己提出的首要任务。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8日报道,今年7月初,中国宣布新航天计划,其中包括4个研究太阳及其对大气影响的新项目,还有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学的新项目。

报道称,中国新航天计划包括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小型科学探测卫星,这种卫星有助于研究X射线和带有过渡性高能辐射的不活跃黑洞。为了研究太阳磁场、爆炸和日冕物质喷射(CME),将发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使命为学者们提供了理解太阳如何影响地球磁场环境和宇宙天气的可能性。中国新航天计划还包括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它将探索与引力波传输有关的电磁信号。

爱因斯坦探针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研究员袁为民说,目前可以观测到的4个黑洞是活跃的,但有理论认为,除了活跃黑洞外,宇宙中还存在目前科学所无法发现的黑洞。

他说:“我们认为黑洞是存在的,通过天文观测也能看到黑洞存在的证据,比如说有很强的电磁波辐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黑洞都是活跃的黑洞,它在不断的吞噬气体和物质,使周围的物质加热然后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 但是根据天文学前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初步认为,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绝大部分都以沉寂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不活动的、隐身的,很难被发现。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它得到了一些物质,它把这些物质吞噬到黑洞的过程中就会发光,我们就能看得到。”

借助于金属微处理技术,成功提高了望远镜的敏感度。在一个比信用卡还小的球面板上做了几百万个长方形孔洞。

袁为民说:“据我所知,国际上只有两三个地方可以生产此类东西,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和中国的一个公司联合研制这样一个气垫,基本上我们的产品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报道称,在成功发射卫星后,中国天文学家们希望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他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卫星发射成功后,能够与国际上的引力波探测器合作,比如美国的LIGO和欧洲的VIRGO,他们做引力波的探测,我们做X射线或对应的电磁辐射的探测。我们希望能够同时探测到两个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和伴随的电磁辐射,或者说中子星和黑洞并合时产生的引力波和电磁波的辐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报道称,2017年全年,中国发射了18颗携带卫星的运载火箭;2018年上半年,中国已经发射了18颗携带卫星的运载火箭。中国今天展示了短期内使本国航天活动翻倍的能力。

《航天学新闻》杂志观察员伊戈尔·利索夫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记者指出,“这是称雄宣誓。中国树立了与美国和欧洲共列世界三强的目标,并将学会做到国际航天学先驱们所做到的一切:登月、取回月球土壤、抵达并研究火星,向木星发射探测器。这是未来10年到15年的计划”。

专家们认为,中国著名的“空间尺度的量子实验”(QUESS)是信息学领域的真正突破。这一实验的任务是把量子算法编码的信息从轨道上传输回地球。

报道称,这是世界上首颗用来向地球传输量子编码信息的卫星。项目是一年半前启动的。所公布的结果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有革命性的通信系统问世。

利索夫说:“这已经不是在研究宇宙,而完全是地球的附属品。当您学会从卫星上以最小的数据损失向地球传输单一量子及从地球上向卫星传输单一量子后,那么就出现了建立加密通信线的可能性。在整个通信领域,在整个计算技术领域,到处都可以采用这一点。”

专家说,中国学者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操作量子系统,把人们所习惯的通信系统完全替换为从原则上来说无法被解密的量子通信系统。

他指出:“如果一切顺利进行,那么在未来几年内地球上将有结果……世界尚不存在类似中国研究的公开计划。”

资料图片:2017年8月10日,学生们在中华航天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原标题:俄媒关注中国航天新计划:将探测目前无法发现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