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之城”是这样炼成的

经济日报 2018-07-15 07:35:17

上图 东莞市微马跑步协会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的地级市微马协会,成立三年多来,点燃了城市男女老幼的运动激情。

上图 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开幕,滂沱大雨中,市民们运动热情不减。

右图 东莞跑团联盟在美丽的东莞松山湖畔组织跑步活动。

俄罗斯世界杯带“火”了东莞这座“体育之城”:从世界杯官方授权生产的“大力神杯”、世界杯定制球衣造型钥匙扣到畅销各地的莞产足球,东莞体育用品制造业借世界杯之名享誉全球;7月2日晚,经2018FIFA世界杯护旗手选拔赛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东莞少年陈健聪和陈方卓,在巴西对墨西哥的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作为护旗手亮相,更是在世界杯赛场上展现了中国足球小将的风采。

很多人不知道,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东莞,一直也是座热烈无比的运动之城。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体育世界纪录创造者陈镜开,培养了中国桌球神童丁俊晖,成就了篮球名将易建联;这里拥有全国第一家民营篮球俱乐部、8次夺得CBA总冠军的广东宏远篮球队,拥有“CBA第一馆”东莞市篮球中心、李永波羽毛球学校、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这里承载了“游泳之乡”“举重之乡”“龙舟之乡”“龙狮运动之乡”“全国篮球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男篮世界杯、高尔夫世界杯、羽毛球苏迪曼杯、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先后选择这里……

“全民运动”作为一个时代正在来临,但“全民运动之城”的炼成绝非一日之功。由谁来引导“全民”的运动?人们到哪里运动?运动的可持续性又该如何保障?东莞打造“全民运动之城”的经验,或许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专业“领路人”

最近,有一群特别的跑者活跃在东莞各大体育活动中,他们拥有风一样的速度,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所经之处传来嘹亮的口号声,他们就是东莞微马轮椅运动队。

罗耀华是他们中的一员。小时候因高烧不退导致小儿麻痹,让他腿部残疾。“以前走在路上,总会迎来很多人异样的眼光,心里真的很难过。”他说。2015年,罗耀华受邀参加香港渣打马拉松,第一次接触了轮椅马拉松运动,并且爱上了“奔跑”带来的愉悦感。回到东莞,他在向香港跑友们请教轮椅运动技巧之余,也十分羡慕他们拥有自己的组织。

幸运的是,2016年12月22日,东莞市微马跑步协会正式成立了微马轮椅运动队,罗耀华终于有了“组织”。“加入微马轮椅运动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大家能够相互切磋,得到科学指导,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处处流淌的友爱互助精神。”罗耀华说,“社会上有那么多残疾人,生活中却鲜少见到他们的身影。我们轮椅运动队要以身作则走出去,让其他残疾人知道和看到,消除顾虑,勇敢地走出来享受运动。”

“微马跑步协会把打造全民健身公益平台作为发展目标。何谓全民?不仅仅是指健全人,还包括残疾人。”东莞市微马跑步协会执行会长牛凤梅骄傲地说,2014年协会成立后,城市的运动激情被迅速点燃,协会已在全市成立52支微马队,注册会员43180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的地级市微马跑步协会。去年东莞举办第16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期间,协会还牵头成立了东莞跑团联盟,把原本分散的民间跑步力量及高水平运动员凝聚在一起。如今,在诸多国际大型马拉松赛事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全民运动需要专业的“领路人”,微马协会所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在东莞,百花齐放的各类民间体育协会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各种运动爱好都有专门的协会来承载,并引导着群众运动走向专业化和高水准。

事实上,体育协会在东莞的存在历史悠久。早在1979年至1987年期间,游泳、举重、篮球、龙舟、醒狮、武术、棋类、钓鱼、长跑等各运动项目,商业、邮电、个体户等各行业的体育协会就在东莞各镇区相继成立,逐步改变了政府独家办体育的状况,推动了东莞体育事业的崛起。

近两年,一个新的协会组织——东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承担起了完善全民运动健身组织网络的新使命。目前,该协会已在东莞发展起一支16000多人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在各镇街建起了3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站点,开展丰富而贴近生活的健身展示、互动、体验和科学指导活动,仅去年就开展公益培训指导140场次,培训人数4800人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形成了全民健身服务的长效化机制,推动着全民运动的蓬勃开展。

塑造“身边工程”

6月23日,筹划逾半年之久的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开幕。尽管天公不作美,一早便暴雨如注,但还是浇不灭群众的运动热情。当天有60支队伍近千名市民在雨中欢乐地参加活动。

这场在广东尚属首创的城市市民运动会,是东莞市今年优化全民健身体系“六个身边”工程的创新实践之一。运动会将持续半年,项目设置兼顾竞技性与参与度,既有篮球、足球、网球等竞技项目,也有环城跑、太极拳、广场舞乃至航模、桥牌等广受欢迎的活动项目。“这是一个开放的运动会,报名不设绝对门槛,奖项不设金牌榜。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市民参与运动的热情,尤其是让青少年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争取让每一位青少年都熟练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从而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覆盖面。”东莞市体育局局长黄慧红说。

“身边的”,是东莞打造“全民运动之城”的着眼点。事实上,近代东莞之所以成为“游泳之乡”“龙舟之乡”,与水乡河涌密布、水上运动出门可达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而今,随着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群众到哪里运动”成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东莞提出“六个身边”工程,解决的正是群众到哪儿健身的问题。“六个身边”包括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全年新建70个足球场、100套健身设施,新增50个以上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丰富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特色镇级运动会,推广气功、攀岩、徒步、登山等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加强身边的健身指导,实施万人体育公益培训计划;以及健全身边的体育组织、建设身边的体育文化等。

“我们希望不断完善以‘六个群众身边’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群众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有更多的获得感。”黄慧红说。

产业“助燃力”

必须承认,体育是一项“烧钱”的事业,持续的投入必不可少。

从篮球CBA“八冠王”的辉煌到举办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掀起的全民跑马热,在东莞,很多体育项目之所以经久不衰、辉煌不断,背后都有着企业的身影、市场的力量。广东宏远集团1993年就成立了国内最早的篮球俱乐部,以大量资金投入和较为完善的职业化机制,培养出了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等国家男篮主力球员,更使“宏远精神”融入城市精神,带动了村、企、校、社区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深耕东莞15年的万科集团,近年来也钟情于大众体育,在东莞成立了独立运作的体育产业公司,连续2年冠名赞助东莞国际马拉松、深度参与举办首届市民运动会,并宣布未来将从赛事活动、场馆建设运营、民众科学运动指导、城市文体宣传推广等全方位服务东莞体育事业。

谈到产业的“助燃力”,正在打造“高尔夫产业特色小镇”的东莞塘厦镇是一个经典案例。

全球约八成高尔夫运动用品由广东制造,其中又有五成出自塘厦镇。塘厦作为全球高尔夫生产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经过数十年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开展会+办赛事”“搞产业+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塘厦高尔夫球博览会经过9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行业盛会。去年展会,全球高尔夫行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知名品牌悉数亮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8.2万人次。“点燃”展会热度的,是作为展会配套活动的三大赛事——“塘厦杯”中国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塘厦杯”青少年高尔夫球公开赛、塘厦高博会高尔夫球邀请赛。三场赛事汇聚了国内外500多名高尔夫爱好者参赛,营造了浓厚的高尔夫产业氛围。

有趣的是,展会上不少知名高尔夫企业发现,青少年系列的球衣、球具等产品大卖,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与塘厦镇从2014年就开始在中小学普及高尔夫教育、培育浓厚的校园氛围有关。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王立伟在出席塘厦高博会时表示,未来五年,中高协的目标是新增2000万青少年高尔夫打球人口,塘厦镇在大力推动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可以肯定这一做法的远见,未来将迎来广阔的市场。

像塘厦镇一样,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已成为东莞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近年来东莞体育产业亮点纷呈:“东莞制造”的纪念品、定制皮鞋、应急电源等频频亮相于奥运会、世界杯等赛场;体育运动装备和体育表演业享誉全国;体育健身消费市场规模去年高达76.1亿元,体育培训业和健身娱乐业方兴未艾……

针对体育产业,去年东莞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可以想见,专业化、精细化之路将令东莞的体育产业乃至体育事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标题:“全民运动之城”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