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唾沫可见祖先源?499元的基因检测究竟靠谱吗? 

现代金报 2018-07-11 11:07:22

记者收到的采样套件 记者 陈嫣然 摄

检测结果包括8大类210项 手机截图

“你的祖先来自哪里”、“你有哪些遗传性疾病”、“如何管理你的健康”……只要花499元,采集2ml—4ml的唾沫,并且邮寄到基因检测公司,一个月内,你就能得到一份基因检测报告,回答你的疑问。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眼下,正有不少人热衷于消费级基因检测,即面向普通消费者而非针对病患的基因检测项目。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这样的基因检测结果真靠谱吗?□金报记者 陈嫣然 实习生 宋星宇

多人尝鲜

很多网友购买基因检测

好奇、跟风是主要原因

记者搜索发现,还是有很多网友购买消费级基因检测,好奇、跟风是主要原因。

知名博主王海洋“对于自己的祖源和基因产生了无限好奇”,检测结果出来后,血型和乳糖不耐的身体特质都得到了印证,他也第一次知道自己竟然是蒙古族、汉族、高山族的混合血统,“整体感觉还是很准确的。”

网友“穷胸极饿”的检测结果却有所不同,父亲来自南方土家族,母亲则是河南人,她却身怀北方汉族和蒙古族的基因,这令她分外疑惑。

当下,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不计其数,涉及领域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专门为儿童推出的天赋基因检测,价格在万元左右,从学习社交、爱好特长、性格特征、综合体质四大类分析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一或多方面的成长潜能。

然而,很多体验了基因检测的用户,觉得报告远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甚至有人戏称基因检测就是“科学算命”。

记者体验

8大类210项检测结果

有靠谱的也有似是而非的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记者在“微基因”上购买了一份基因检测套餐。根据检测流程,收到采样套件后,半个小时内不吃不喝,然后往唾沫管里吐三四口口水,封好寄回。等了半个月,结果出来了,共有8大类210项检测项目。

祖源上,96.71%是中华民族,其中57.41%是北方汉族,33.34%是南方汉族,在第5—6代混入了纳西族、彝族的基因,第7—8代混入藏族的基因;另外3.26%是东北亚,主要是韩国基因,也是在第5—6代混入的。记者是江苏南通人,祖上两代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外公的爸爸是杭州人,好像跟北方汉族没什么关系,这个结果还是相当意外的。

遗传特征方面,“喝酒不脸红”倒比较符合,酒量不小,也不变脸色;“绝对音准能力较不明显”,与音乐算是绝缘了。

遗传疾病方面,显示记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患帕金森的概率也比较高,家族中确实有不少“高血压”,但帕金森从未出现过。

最惊喜的是“抑郁症是普通人的0.05倍”,说明不容易得抑郁症;最不爽的结果是“皮肤抗衰老差”,看来以后要少吃外卖多护肤了。

综合来看,除了部分硬指标,如血型、酒精代谢能力看起来靠谱以外,不少项目的检测结果更像是“心理测试”,放之四海而皆准。

专业医生

更多是娱乐而已

不能作为疾病风险预测指南

宁波市第二医院实验室主任张顺则对此提出疑虑:“在美国,全基因检测成本就需要1000元美元,而网上499元的基因检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深度?”

张顺认为,一份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仅仅是肿瘤、癌症等疾病的风险,而一个人真正患病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假设检测结果显示某遗传疾病的患病概率有50%,消费者应该怎么做?一句话,消费级基因检测更多是娱乐而已,并不用来作为疾病风险预测的指南,也不具有临床诊断作用。

张顺告诉记者,在医疗领域,基因检测可以用于孕前遗传病基因排查,怀孕后可以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可以做遗传代谢病等儿童期高发遗传病检测,肿瘤癌症等基因检测可以做到排查风险,指导用药的作用。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实验人员,都要求有国家认定的资质,而消费者无法从采样套件中了解到对方是否具有法定资质。”张顺说。

业内人士

采样原理具有科学依据

但别将检测结果奉为唯一标准

“先来说说,为什么采集唾沫为检测样本吧!”周冬梅是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学的专业就是生物技术,她向记者介绍说,“实际上,人的唾液是难以方便地检测到基因的,但由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活跃度强,易于脱落,并且与人体中细胞的DNA遗传信息是一致的,所以采集唾液,就是为了采集脱落的上皮细胞中的DNA信息,从而收集到个人的DNA,这是具有相应科学依据的。”

“事实上,对于有家族遗传病的人群,尤其是遗传病具有危害大,难以治愈的特点,是能够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判这样的疾病发病概率,提前预防准备,从而大大减少发病率。”周冬梅认为,这就是基因检测带来的帮助。

目前不少年轻人选择消费级基因检测,周冬梅认为,对于愿意通过一种科学途径了解自己的消费者来说,尝试一下也无妨。不过,周冬梅还是提醒大家,消费级基因检测是把双刃剑,如果有消费者将其奉为唯一标准,恐怕极易产生极端行动。

专家建议

基因检测市场缺乏监管

消费者需谨慎判断

“有科学道理,但结果并不都是科学的。”宁波大学生物学会负责人徐年军教授也持相同看法,他举例说,比如报告里称,因为家族中有人曾有恶性肿瘤患者,那么下一代人里面患有该肿瘤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出数倍,但报告里没有体现的是,这种几率本质上只是关联,也就是说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实上,在所有的肿瘤患者群体里,真正因为家族遗传患病的概率,占比并不高。

“那么,拿到这份准确度不一定高的检测报告,很多人因此终日担忧,又有什么意义呢?”徐年军指出,有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夸大了基因检测的作用,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他也提到,目前,在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并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那么也意味着缺乏相应的监管。“你的基因数据去哪了?会被应用到什么地方?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徐年军说,基因的收集关乎到个人的隐私乃至个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如果基因被非法运用,极有可能会产生伦理上的问题。因此,消费者需谨慎判断。

(原标题:一口唾沫可见祖先源?499元的基因检测究竟靠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