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小伙被拐13年寻亲未果 吃生蚝想起"家乡味"获线索

小伙被拐13年寻亲未果 吃生蚝想起"家乡味"获线索

赵康丽 2017-1-9 8:18:20

(原标题:一碟炸生蚝牵出寻亲路 广东茂名电白小伙被拐十三年终回家)

undefined

父亲忘情亲吻儿子。

undefined

宝贝回家志愿者祝贺黎日生父子团聚。

undefined

父子相认泪汪汪。

7岁那年,饭后母亲要带他出去逛逛,没想到这一逛,却让父子13年再未相见。凭借一碗“家乡味”,被拐男孩黎日生终于回到了家。1月6日,在茂名市公安局举办的被拐家庭认亲见面会现场,当被拐男子黎日生(现名为叶锋强)见到日夜思念的亲生父亲时,这对失散了十三年的父子不禁相拥而泣,激动的泪水如断了线般直往下掉……

7岁被拐走卖给现在养父母

据黎日生回忆,他大约7岁时被拐走。“那是一个雨天,我母亲的两个‘姐妹’来我家,她们吃完饭后就说带我出去逛街,开始父亲不让我去,但是后来趁父亲不注意我就跟母亲和她的两个‘姐妹’走了。逛了一会儿之后,母亲和她的两个‘姐妹’就带我坐上了一辆大巴车,在大巴上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眼前是一间破旧的瓦屋,当晚我们就住在那里。第二天醒来时,我发现母亲和她其中一个‘姐妹’不见了。我就问另外一个女的,我母亲去哪里了,她说带我去找母亲并叫她老公开摩托车带我去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但是母亲不在那里。他把我扔下就走了,让我跟着几个不明身份的人生活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后,那个男人又过来接我到他的家里住了一个星期,他把我带到阳江市河朗镇,卖给了我现在的养父母。之后,养父母又把我带到了云浮市定居。说着说着,黎日生的眼睛湿润了……

大排档吃东西吃出“家乡味”

黎日生刚到养父母家,他曾试过按来时的路线逃走,但那时年纪小,走不远就遇到了养父母的“爷爷”,又把他带回了这个“家”了。后来黎日生就慢慢适应了在养父母家的生活,就没有再逃走了,在云浮市生活下来。他读到小学5年级时就辍学外出打工,目前在云南省文山州打工,但黎日生一直没有忘记寻找父亲的下落,到处打听。说到这里,黎日生望向远方,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他再也不愿回忆起的年代。

大约2015年年底,有个朋友给黎日生发了一个寻子网的网址,叫他试着上网查找线索。黎日生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登录寻子网,在上面看到了很多被拐卖儿童找到自己亲生父母团聚的事例,非常感动。他更坚定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心,就在网上注册登记了寻亲资料,很快,志愿者就联系了他。一个月后,志愿者联系他到吴川市公安局采集血样,但当时登记的申请表信息不全血样无法入库。

黎日生还是没有放弃寻找,2016年年初他在云南文山州的一个大排档吃东西时,发现那里的“蚝炸”很像他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老板告诉他这是电白的特产,直觉告诉他自己的家乡应该在茂名一带。怀着一丝希望,他专门到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去寻找亲生父母,虽然没有找到,但是他还是不气馁,继续找寻……

DNA比对让失散十三年父子团圆

2016年9月,志愿者再次联系他到深圳市公安局采集血样,公安民警帮其提取了血样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和失踪儿童DNA数据库,深圳市公安局民警根据黎日生的陈述推断,黎日生的拐出地可能是在茂名市滨海新区电城镇沿海一带,其后志愿者就让他回家等消息。

2016年11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报告省公安厅并将情况通报给茂名市公安局,此事得到茂名市公安局领导及茂名、电白义工协会的重视,并立即指派人员前往可能拐出的地点进行调查及走访。电白本地有一名失踪的小孩家长“黎胜雄”(电白那霍人),警方推断其可能是黎日生的亲生父亲,省厅要求茂名市公安局安排人员去核实相关资料。后来,警方多次电话联系电白那霍“黎胜雄”,他都不肯再到公安局采集血样,后来经核实该“黎胜雄”与黎日生亲生父亲同名,现在深圳打工,并不是警方要找的黎日生的父亲。12月13日,电白警方反馈称志愿者带领滨海新区电城镇黎胜雄要求采血,通过重新设定比对条件,筛选出年龄在15~25岁的男性被拐儿童信息3条。经过对背景信息等核查,推断可能电城镇黎胜雄就是在深圳市公安局采集血样的被拐卖人员黎日生多年寻找的父亲。

2017年1月6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通过DNA比对技术终于让这对失散了十三年的父子得以团圆……

警方提醒

“打拐”DNA数据库

实现千里寻亲

据警方介绍,DNA检验技术具有个体识别率高、亲缘关系认定准确的特点,是确认走失或被拐卖儿童身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当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查找被拐卖走失儿童。只要采集的疑似走失或被拐卖儿童DNA样本与数据库中失踪儿童父母DNA相匹配,立即可以实现千里寻亲。寻亲人员的DNA信息在打拐DNA数据库这个警用平台上,会实现自动检索“碰撞”,一旦擦出“火花”,就意味着某个寻亲的家庭将会团圆。

延伸 · 推荐

最高法:通过哄骗拐走婴幼儿按"偷盗婴幼儿"论处

新京报快讯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对婴幼儿采取欺骗、利诱等手段使其脱离监护人或者看护人的,视为刑法规定的“偷盗婴幼儿”。

此外,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所诊疗、护理、抚养的儿童出卖给他人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在拐卖妇女犯罪方面,以介绍婚姻为名,采取非法扣押身份证件、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或者利用妇女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孤立无援等境况,违背妇女意志,将其出卖给他人的,应当以拐卖妇女罪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共10条,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853件、判处刑罚1362人,这一数据较2012年下降了50%以上。今年前11个月,全国法院审结相关案件618件,判处刑罚1107人。

来源:赵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