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跳进万宁课堂 丰富校园文化

吴晓曼 2018-04-20 20:58:25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王春棠 通讯员吴小静 摄影报道)在万宁中学的舞蹈室内,学生们穿戴上了色彩明艳的服饰,光着脚丫子,伴着悠扬的乐声,在十几根绕上彩带快速分合的竹竿间欢快地进退跳跃,竹竿的敲击声和着学生们不时发出清脆的嬉笑声让人仿佛置身于黎寨的山野丛林间。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万宁中学将“竹竿舞”纳入教学计划,学校舞蹈队开设“竹竿舞”编舞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竹竿舞”跳进课堂

“脚注意抬高,注意笑容,想象你自己就是一个黎族的小姑娘,正在和阿哥打闹玩耍。”近日,在万宁中学舞蹈教室内,舞蹈队带队老师梁亚敏带着队员们正在排练新的竹竿舞曲目。从2012年起,她便开始在万宁中学给舞蹈队授课。

“学生们正式接触竹竿舞文化是在去年的11月,但系统的学习还是在今年1月份参加竹竿舞大赛上。”梁亚敏介绍,尽管万宁中学舞蹈队已经成立了几十年,但一般都是以现代舞为主,学生很少接触少数民族的舞种,正式排练学习竹竿舞是在2018海南(海口)竹竿舞大赛上,舞蹈队代表万宁市参加比赛,最后在决赛时以一支整齐有感染力的《悠悠黎乡情》斩获了比赛第一名。

采访中,梁亚敏告诉记者,舞蹈队目前近60名队员,大多都是舞蹈特长生。因个人兴趣加入舞蹈队的学生寥寥无几,但在舞蹈队新加入竹竿舞的排练后,便吸引了许多对舞蹈感兴趣却因没有舞蹈基础而令其对加入舞蹈队望而却步的学生。梁亚敏坦言,这主要的原因是竹竿舞动作简单易学且优美,对舞蹈功底要求不高。

结合文化 让舞蹈形神具现

“竹竿舞是由黎族“跳柴”衍生而来,“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当黎家人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会着盛装,宰牛羊祭祀祖宗。酒酣饭饱后,众人还会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来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在舞蹈室内,舞蹈队另一名带队老师陈延銮正在给学生们讲述黎族的文化历史。陈延銮表示,真正的舞蹈表现在形神俱现,竹竿舞作为黎族代表性舞蹈,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等等,都可以从这个舞蹈中展现出来。如果学习竹竿舞光学它的动作而不知道它的历史底蕴,在表演的时候舞蹈就会显得有形无神,所以她在练舞之余经常会跟学生们讲些黎族的文化知识。这样学生们在更好舞出神态的同时还学习了黎族的文化。

陈延銮对记者说,学生们刚开始接触竹竿舞,可能只是单纯排一支新舞,熟记动作就可以了,但经过三个多月的练习,老师不仅讲动作,而且讲动作寓意着哪些黎族文化,表达了哪些故事,了解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学生们对黎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表演的时候情绪与舞蹈更加契合了。

作为《悠悠黎乡情》这支竹竿舞的女主角,徐蝶从初一开始就进入了学校舞蹈队,到如今已经三年。因为父亲是黎族人,自小耳濡目染的她对黎族文化一直有很大的兴趣。“或许是因为血脉相连,相比其他舞种我对竹竿舞更感兴趣”徐蝶说,自己很喜欢跳竹竿舞时那种欢快高昂的情绪,尤其是听了老师课前讲的有关黎族的文化后,穿戴上黎族的服饰在舞台上跳跃时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生活在黎寨里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注重开拓第二课堂 丰富校园文化

长期以来,万宁中学一直重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在课外之余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创新创优,铸就教育品牌的突破口,努力践行特色教育,让文化之花绽放异彩。学校除了在舞蹈服装、道具、设备等方面的经费投入还额外投入5万元给舞蹈队训练台改造成了塑胶地板,营造舞蹈艺术教育氛围,调动同学们学舞的积极性。

对于学校开展的竹竿舞课程校长邓虎城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既激发了教师挖掘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元素的热情,带动家长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还能让学生们培养自身兴趣爱好,从文化的根子上寻到了全面成长的动力。

目前,该校已设立舞蹈、书画等传统文化课堂,下一步还将继续拓展开来,把海南的一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引入到校园当中来。